再次回到校园,
坐在课堂,伏案作画。
青春不该被定义,
但这或许是我们青春的再一次点燃~
在路上努力奔跑,
追光的人,终会光芒万丈!
一路走来,
是微风,是晚霞,是心跳,
是一切的无可替代。
央美校园徐悲鸿像前合影
今天我们邀请到21级绘画专业的韩冷同学,与我们分享他的专升本学习之旅~
入校报到那天是三月二十六日,自从收到了央美录取通知书,我便兴奋地期盼着这一天早些到来。起初,我对专升本的学习有很大误解,本以为专升本只是利用周末来学校上上课,平时会比较轻松,毕业也相对容易些。
入学以后才得知课程的安排是周五至周日全天以及平日个别的晚间。这样的安排令许多同学望而却步,有几位同学因工作难以协调便主动放弃学习机会。我心想自己的精力也只能做好一件事,于是便选择辞职,专心来央美完成学业。
一日一画课程作业
一日一画课程作业
第一学期的课程安排十分紧密,我紧跟学校步伐,还算能应付得过来。课程内容是理论类为主导的5个专业方向的通识课程,同时也是专升本五个专业的同学们在一起上课。跨专业之间的交流使我打开了很多学习上的思路,颠覆了以往认定一个专业学习的认知误区,整个学期下来非常有收获。
其实早在很久前就听闻央美新生第一学期的美术史课要由资力雄厚的央美先生担任主讲。为我们讲授《西方艺术通识》的是著名艺术史学家易英教授;《东方艺术通识》则是由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冯海涛教授主讲。其他课程是各个教研室的负责人以及中央美术学院各个院系的专业教师来给我们授课。学院还会时常邀请德高望重的美院老先生们回校来做讲座!
易英教授授课《西方艺术通识》
这样优质的课程设置,让我不舍得错过任何一节课。每次上课我都尽量坐在前排,听课时我会认真记下课堂内容。期末考试是对我们学习成果的严格考核,我会再次把我的课堂笔记整理一番,把课堂内容温习一遍,如此一番下来,考试是可以顺利通过的。
作业汇评现场
但是第一学期,我还是有2门课程没有及格,一门是造型基础,一门是一直处于弱势的英语。此前学院教务曾告知我们,如有三科成绩不及格,将被劝退。的确,第二学期开学后,我们发现教室里少了很多同学,由百十余人的大课堂变成了七十余人,大概有三分一的同学没能顺利进入第二学期。这也给我再次敲响警钟。
造型基础练习《自画像》
造型基础是一门以提交绘画作业由专业老师评分的课程考核,我请教了老师以后,明白了自身的不足。不仅是能力的欠缺,还有不够认真的绘画态度,对于造型作业,没有把型找准,就急于细节刻画细节,又草草收尾,为了完成作业而画,的确是毫无意义的。通过这一次考核,我感受到了央美治学的严谨和强化考核的教学态度。这对于我往后的学习有了很大改变。
水彩技法训练
第二学期起,我除了上专升本的通识课,还同时在《中西绘画语言比较高级研修班》中学习各种绘画技法。此后我便每天都在学校中度过,除去在阶梯教室中上通识课的时间,我大多泡在画室里,每天早上九点钟上课,中午吃完午饭后我常常会去美院图书馆翻一翻书,稍事休息后再回到画室,晚上大概到十二点左右离开。
坦培拉技法训练
如此持续一学期下来,用精疲力竭来说一点都不过分。但不得不说理论和实践结合,学习下来,使我进步的很快,再次到了期末测评的时候,老师看到了我的作业后也是这样评价。
《中西绘画语言比较高级研修班》综合材料绘画
《松》
第三学期正式进入各专业的小班授课,这个学期专业负责老师开设了专项课题,如绘画专业《生活中的形式与色彩》、《色彩训练创作》、《黑白语言转换》等课程。在《生活中的形势与色彩》这门课上,我们做了大量的训练,利用拍照、剪辑、拼贴等方法将生活中寻常的事物进行解构重组,形成新的画面,并做出多种色彩方案。
《生活中的形势与色彩》课程作业训练
色彩人物训练
通过在《色彩训练创作》课程阶段大量的作业练习,使我对艺术中的造型和色彩有了更为专业的认知。
《黑白语言转换》这门课通过对经典原作进行归纳概括和解构,进行二次创作 ,并在同一幅原作的基础上形成多种方案,最终以黑白木刻的形式呈现。
黑白木刻训练
虽然在每门课程中都经历了痛苦的“挣扎”与“煎熬”,但是这些课上习得的,让我们逐渐掌握了艺术创作的方法。课程中的训练给予了我非常大的帮助,使我在之后的毕业创作阶段,把握住了艺术创作的核心。
毕业创作阶段是重头戏,是更大压力的开始,这两年来的学习成果,最终将在此阶段展现。大家的创作方向各有不同,进度也会参差不齐,但每周一次的汇报辅导,可以明显感觉到同学们作品的推进与变化。这段时期是非常残酷的,不仅指导老师们会施压,同学们自己也会内卷,都争相努力,怕一不留神就会被落下来。
毕业创作辅导现场
王启凡老师指导我的毕业创作
我前期的进度较慢,思路也并不明确,从开始寻找创作方向到确定,摇摆不定的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随后在冯杰教授及王启凡和韩青臻两位老师的指导下,确定了基本思路,老师们建议我从自我身份出发,结合自身生活和工作经历方面进行创作。
毕业创作小稿
经过与老师们的反复沟通,和此前所做过的色彩和材料语言转换等训练的经验,我选择使用皮革材料,以缝纫和纹刺打磨等手法进行创作,最终完成了《冷脸子》系列的创作。
皮革材料研究
正在进行《冷脸子》系列的缝制工作
虽然在整个过程中也会感到焦虑,但始终相信自己可以做好。我想在面对那样的压力之下,自我肯定也是坚持前进的秘诀。
《央美潮·蔚然生长》展览现场
这个系列的作品在校内展览期间也得到了央美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并且被选入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央美潮·蔚然生长》的展览中,与其他各院系本、硕、博的优秀毕业作品共同在中央美术学院山东艺术教育中心信尚美术馆展出。
《冷脸子》系列作品展览现场
作为一个成年人重返校园,或许不被认为是“明智的”,但这两年半所收获的一切是无法衡量的,于我而言它的价值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
毕业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央美·专升本
了解更多专升本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查看《二0二三年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招生简章》
图文来源:韩冷
主编:苑鸣鑫
编辑:李砚辞
发布日期:202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