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图片




毕业寄语

2023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季

CAFASCE


黄胤俊


继续教育学院建筑学教研室

负责人

图片



建筑学是门终身学习的学科,也是门通识博雅的学科,在每位建筑师的生涯中都必定会经历不同形式,不同体系的继续教育。


作为面向新时代的建筑从业者,我们关注当前国内外建筑行业的环境,着眼未来建筑学所面临的挑战:大拆大建时代虽已过去,而人民对居住环境的需求仍在提升,源自西方工业革命的现代居住空间原型,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生产、生活、教育的需要,各式新的居住范式也在这样一个集约型的建设环境中百花齐放。在这样一个整体课题框架下,同学们展开了丰富多样的研究方向,有始于加装电梯的老旧小区屋顶模块化改造;有通过AI技术提炼绘画中雅集空间原型,置入现代生活的实验;有将小区步道链接回自然村落,甚至延伸到星辰大海的壮丽宣言;还有古典园林路径在现代文旅改建中的诗意转译… …


同学们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及建筑设计技能之外,结合自身的阅历和兴趣,也在前沿激进的设计理论、现代经典的拼贴表达、颠覆时代的A I大潮、模数预制的建造技术等方面有了自己独特的探索,通过对课题前期大量深入的研究,将这些知识和技能灵活应用于自己的设计之中。


在这毕业之际,我们衷心祝福,毕业仅仅是一个开始,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发展中德才兼备,品性高远;在个人专业研究与实践方向再接再厉,力求成为这些建筑学新前线的专家;也期待同学们能延续在学校的这段时光,广交好友,博采众长。祝,毕业快乐,继续前行!






中央美术学院专升本

建筑学专业

毕业成果展示






图片

/鲍鰆鲽/


室内设计师、设计总监、陈设艺术设计师,从事室内设计多年,涉足较多的室内空间改造类项目。于2021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学习建筑。在继续学习的两年半时间里,重温了校园的学习生活同时,通过全面系统的通识课程及专业知识,增强了自我的视野及全局思维能力,将为未来的设计生涯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毕业创作

在人人都追求体验感的体验式经济下,人们的消费习惯及消费行为已不再是单纯的购物,而是向精神层面的满足感延伸,针对如何拯救传统中小型商业建筑的衰败,我试图从中国传统园林建筑居住特征以及人居精神中去探寻园林体验式商业社区的可能性。




 

园境—传统商业社区改造

指导教师:黄胤俊 杨凯 丁霓









图片

/蔡乐 /


从事室内设计工作,从民营设计公司、央企设计院的室内设计工作状态到自由独立设计之路。于2017年来中央美术学院建筑研修班学习一年,结业2年半后于2021年来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就读专升本建筑专业至今。


中央美术学院的专业学习,有对建筑和艺术的学习;对建筑实地空间的体验;对东西方绘画艺术、书法、摄影、视觉传达、建筑等专业的通识教育及基础训练;对建筑工作坊式的议题建构到毕业设计及论文写作。期间收获丰富和影响至深。在工作上提升了室内设计的水平,设计范围上也延伸到小体量的建筑设计。在工作上正建立自己的设计工作室CL STUDIO,期望学以致用,展开新的未来。




毕业创作

古代文人雅事活动盛行,其空间环境和器具布置考究,本设计是通过对古代绘画中单个雅事图及雅集图的空间场景中角色元素和动线布局的整理分析,总结出不同雅事的空间原型,及雅集活动的空间模式实验,并尝试性的介入到当下的城市及乡村广场及现代主义建筑去,以探索具有古人文人空间特征的空间感受。




 

现代雅集空间实验》  

特色混凝土、实木等通体材料

指导教师:黄胤俊 丁霓 杨凯








图片

/刘瑞华 /


高级室内建筑师、设计总监,从事室内设计及管理工作多年。2021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建筑学专业。学院开放的艺术通识课程和高起点的建筑专业课程,既拓展了我的艺术视野和思维,也让我从更高维度开始思考设计存在的意义和可能性。




毕业创作

本案“向上看”,通过盘活老旧小区屋顶并引入商业资源,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改造。经过交通组织,将各类人群汇聚到空中花园农场,使其成为小区居民“不得不”经过的场所,从而促进邻里互动,提升社区活力。建造采用重量轻且施工快的钢木结构单元模块组合形式。


图片

《分析图》-01


图片

《分析图》-02



图片

《分析图》-03



图片

《分析图》-04


图片

《鸟瞰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作品


《向上看—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改造设计》

 综合材料

指导教师:黄胤俊、杨凯、丁霓








图片

/李国明/


就读央美之前已有三年多的建筑施工图设计经验,抱着学习建筑方案设计的态度于2021年来央美建筑学专业学习,通过学习不同老师对建筑的理解分析,更加系统的去认识建筑方案设计,同时,经过不同学科的通识课学习,对设计理论、设计艺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央美之行,为今后的建筑之旅奠定了基础。



毕业创作

围绕边界感及围合感极强的四合院空间做出分析,试图通过拆解、植入不同的边界进行重新组合,打破旧建筑的“围”,建立新的空间边界,利用城市街巷与庭院之间的灰空间将人们的视线从厚重的围墙上延伸到丰富的庭院空间内,以散点式院落空间重构老城区域活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界——“看的见”的四合院

 综合材料

指导教师:黄胤俊 丁霓 杨凯








图片

/李弘扬/


自由设计师,从事商业地产展示空间设计,对于我来说建筑是一种可以把理想付诸于现实的艺术。在央美的学习过程中,老师们很包容乐于启发我们对一些专业问题上的看法,愿意让学生自由发挥,启发我对于国内大批量制式建筑设计时代结束后膨胀现状弊端的思考。

现阶段的学习不单单是为了应对社会竞争力,更是为了带着这些思考探寻中国当下城市更新中的可能性。




毕业创作

城市一直处于与自然割裂的方式在扩张,土地资源浪费缺乏多样性,老旧小区的更新就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所希望的居所与自然是一种共生状态,一种连续性不断延伸。利用“线性连接”的廊桥结构,使得居所产生更多的可能性,打破封闭属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桥界 无限——老旧小区更新与自然连接》 

  综合材料

指导教师:黄胤俊 丁霓 杨凯








图片

/刘艳楠 /


2015-2018年 就读于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2018年至今  就职于北京清尚建筑设计研究院  从事室内设计行业4年

2021-2023年  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建筑学专业



毕业创作

由于城市边界的不断扩张,不少职场人居住地向郊区偏移,通勤时间久,工作效率降低,生活品质下降。本设计主要关注职场人的生活与工作,为园区内办公人员提供更高效便利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图片


图片


图片


“居”安乐“业”——老旧办公楼区的现代化更新 》  

  综合材料

指导教师:黄胤俊、杨凯、丁霓









图片

/宋明李/


工程师,文物责任设计师。从事文物保护设计、仿古新建设计等相关工作。于2021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建筑学专业。通过艺术通识课及建筑专业课的学习,提高了美学素养及建筑专业知识,打开了眼界,以更开阔的视野去探寻中国本土建筑的发展之路。



毕业创作

本次设计以山水画、古典园林为启示,旨在探寻如何构建当代诗意栖居环境。从“走进历史”、“重塑日常”、“预见未来”三条线索对三里河片区进行更新改造。在场地内形成空间游观体验、老城胡同记忆、功能差异空间三条路径的时空交叠。在保留城市记忆的同时,为老城区注入活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北京三里河片区的传承与革新——时空叠印·诗意栖居》 

  综合材料

指导教师:黄胤俊、丁霓、杨凯








图片

/唐海涛/


室内设计行业工作8年,主要从事私宅项目设计相关工作,于2021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专业,过程中接触到除建筑学外多学科艺术知识,如东方艺术,西方艺术,书法,摄影,视觉传达等,让我学会用跨学科的思维去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相信未来也会成为我进步的源动力。



毕业创作

儿时生活在大院的场景随着发展慢慢消失,旧时的邻里情感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被忽略,本项目以楼梯为载体,作为邻里之间的互动场所,承载邻里间的情感,将不同形态的楼梯,承载多种互动功能,植入不同的历史院落场地,多点辐射整片老城区,焕发新的生命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寻忆市井生活

展板130cm*120cm  模型90cm*42cm  综合材料

指导教师:黄胤俊、丁霓、杨凯








图片

/乔刚/


高级室内建筑师,与合伙人共同经营一家设计公司多年。于2021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建筑学专业,通过系统学习丰富的通识类课程,拓展了视野与思维方式;建筑设计原型的探索与系统图解逻辑思维的强化练习,收获颇丰。结业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起点,后续也将继续对建筑学和艺术学等学科不断的学习。



毕业创作

基于现代社区邻里关系愈加寡淡,邻里交往空间的割裂,使居民生活缺少互动与互助,满足不了现代人对社区功能品质的需求。

本次设计试图找寻中国传统邻里关系的物理原型,最终以彝族传统民居土掌房为设计原型,试图在老旧社区增加立体景观与共享空间,为居民社交提供更多物理空间,以青年共享为媒介置入现代社区,青年空间共享带来家长共同参与,青年与家长交往空间与线型设置,串联整个社交,层级设置方式为照看提供跟完整的视角,两条动线相互交融与独立,为社区注入全方位强有力活力动线,最终使得邻里关系达到良性运转。



图片


看与被看--立体交织社交共享设计

指导教师:黄胤俊、丁霓、杨凯









图片

/张富彪/


2012年毕业于山西大同大学建筑工程专业,2012年至今入职多维联合集团有限公司已满十年,十年间学会了很多软件,比如PS、AI、AE、3dmax、Flash、VUE、pano2vr、Lumion、Vary、Rhino、Keyshot、Tekla、Revit等软件。十年间也去过很多国内、国外的城市,比如以色列、越南、印度、加拿大等国家。在越南期间,自学了越南语。擅长BIM建筑设计、金属幕墙围护设计、平面设计、文案编辑、室内、外效果动画设计、视频编辑等工作。于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就读建筑学专业。通过两年半的学习,从构建议题、建筑分析、到方案表现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毕业创作

以前,桥下空间杂乱,疫后,方舱医院闲置。忆起,过去地摊场景,以后,是否能够重见?于是引入地摊文化,利用桥下空间和闲置方舱,欲打造多点城市新活动空间,为市民带来沟通交流、热闹与幸福感。也体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环保理念,让市民更好地享受城市生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作品

桥下云集,疫后忆起地摊生活

 椴木板、亚克力、钢丝等

指导教师:黄胤俊、丁霓、杨凯


图文提供:建筑学教研室






线上观展精彩继续

图片

欢迎手机识别二维码

360°观展




图片


央美·专升本


了解更多专升本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查看《二0二三年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招生简章》

图片

主编:苑鸣鑫

编辑:温粟媛

摄影:周浩



发布日期:2023-06-25

联系

招生咨询 +86-10-64771253
业务联系 +86-10-64771281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

版权所有 2010-2020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Copyright © 2010-2020 JXJY.caf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310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