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图片




毕业寄语

2023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季

CAFASCE


孙洋


继续教育学院摄影教研室负责人

图片



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拥有了过去不曾有过的快速复制与广泛传播图像的能力。而这一趋势,在基于视觉再现技术不断发展的摄影领域中体现得更加显著。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愈是面临技术的更迭,再现时代的“灵光”——影像的温度感,这件事便显得愈发的重要。


与此同时,今天的中国摄影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站在“全民美育”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时代浪尖,摄影凭借其所特有的真实性、易读性和可复制性,已经成为了文化传播领域最为重要的综合视觉媒介与艺术门类,并展现出了记录社会变迁、引领文化潮流的广阔应用前景。在这样的语境中,中国摄影教育应如何在中国文化复兴与人工智能驱动的双重动力下做出应对?这是当下摄影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


基于上述思考,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本着“为人生每个阶段以最好的方式提供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育理念,在摄影人才培养方面不断深耕。本展览所要呈现的便是在过去两年半时间内,八位学员的艺术创作成果,来自不同领域的他们将自己独特的社会背景与个人经历融入课程所学,呈现出一批涵盖观看方式、区域地缘、内心探索、女性权力等主题的优秀作品。这既是对他们个人创作的检验,也是一次对摄影教学的梳理。


最后,祝贺2021级摄影专业专升本同学们顺利毕业!愿你们始终谨记“尽精微 致广大”的校训精神,透过小小的取景框去看到广阔无垠的天地。


愿你们的眼中永远有光,心中永远有爱!




中央美术学院专升本

摄影专业

毕业成果展示





图片

/蔡勤萧 /


从事游戏设计工作,有三年游戏场景设计制作的经历。于2021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学习摄影艺术。擅长电脑cg艺术,制作实时渲染场景。作为一名刚刚迈入艺术大门的学生,通过美院的学习知道了思考这一简单事物的重要性以及艺术的概念。我会在今后的日子努力去丰富这一份简历。



毕业创作

人类通过工具改善生活与文化。但“技术垄断时代”使得工具发生了异化。使得人们不再思考。这一组作品就是想表达这种工具与文化的冲突。


 

《工具人》系列作品  

100*73cm  艺术微喷

指导教师:孙洋






图片

/王骥宇 /


1990年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5岁搬至北京。毕业后先后工作于北京华方文化公司,负责市场工作;区属展览馆月坛雅集,负责市场部与团口工作,曾负责北京礼物丝巾项目、五大名窑礼盒等产品研发销售项目等。

2018年到2019年在协调美院展览的活动时,心中越来越向往艺术,便下定决心来美央美学习。



毕业创作

作品源于作者儿时的童年记忆。用于纪念和缅怀祖辈,同时回顾其童年时光。通过老照片作为资料,制作模型复原往日场景,来凝固这一段时光。


图片

《我怀念的》系列作品  

尺寸可变   模型(综合材料)

指导教师:孙洋

图片


 

《我怀念的》系列作品  

60*42cm  艺术微喷

指导教师:孙洋






图片

/程国凯 /


2015-2018就读于山西传媒学院摄影专业

2019年就职于北京雅昌艺术数据有限公司

2021-2023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摄影专业

参展经历:

2017年9月摄影作品《平顺游记》入选并参展2017第17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2017年创业项目《互联网+偏远地区》获得“建行杯”第三届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

2017年10月在首届特想摄影全国大学生摄影比赛中作品《牵爱》获入围奖

2023年创作摄影作品《匆匆》



毕业创作

生活在大城市之中的人们,生活节奏非常的快速。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们无法长时间的在一个地方驻足停留。


此种心境我通过不断移动拍摄某一景观,得到图像之后再进行后期重叠,重叠后产生的模糊影像,进行再现这种观看方式,希望能够呈现出随着时间流逝,人们对景观的模糊印象。


图片

《匆匆》——奥林匹克塔

70*47cm  艺术微喷

指导教师:孙洋

图片

《匆匆》-02-百米大跳台

47*70cm 艺术微喷

图片

《匆匆》-03-国家速滑馆

47*70cm 艺术微喷


图片

《匆匆》-04-国家网球中心

47*70cm 艺术微喷


图片

《匆匆》-05-鸟巢

47*70cm 艺术微喷


图片

《匆匆》-06-水立方

47*70cm 艺术微喷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作品






图片

/褚戈 /


1980年出生于北京,空间设计师/摄影师。

自幼学习美术,毕业后在二十余年的空间设计工作中,将艺术与空间的融合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对装置艺术,空间色彩美学、艺术品空间陈设方面有独特的见解与视角。

2019年获得WAD亚太杰出青年设计师称号

2021-2023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摄影专业

2022年获得筑巢奖优秀作品奖




毕业创作

《迹忆与变迁》创作是以一个北京卫生大院的历史为背景,记录了我国卫生事业70年间的发展历程,也是北京城市更新中保留下来的珍贵遗产以及北京大院文化的时代缩影,我把曾经的记忆与当代的摄影记录相融合,将物质文化实体与影像相结合,记录和表达一个城市的文化历史故事,用摄影与装置艺术影像的表达方式诠释时代的印记!唤起人们在时代变迁下,对城市与生活的思考!


图片

展览现场


图片

《记忆与变迁》系列作品  

88*123cm  综合材料

指导教师:孙洋


 

《记忆与变迁》系列作品  

25*100cm  艺术微喷






图片

/朱玉洁 /


出生于1999年,资深创意视觉设计师。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摄影专业。

展览经历:

2023英国华人镜界国际摄影展优秀奖

2022沈阳国际在地影像艺术节



毕业创作

出生于1999年计划生育严打时代的我,在重男轻女严重的思想下作为第一胎出生的女孩面临被遗弃。庆幸被母亲留下后却成为了家庭中多余、透明的存在,而长期以来的情感忽视和冷暴力使得我对父母和家庭逐渐疏远。在家庭中自我身份的认同感缺失和对亲情的渴望成为影响我最大的心理问题,我试图通过飘忽不定、朦胧的家庭影像重新审视家庭关系。


图片

《漫长的白日梦》系列作品  

59*44cm  艺术微喷

指导教师:孙洋

图片

《漫长的白日梦》

116*65cm 艺术微喷、灯箱

图片

《漫长的白日梦》

92*67cm 艺术微喷、灯箱

图片

《漫长的白日梦》

92*50cm 艺术微喷、灯箱


图片

《漫长的白日梦》

67*37cm 艺术微喷、灯箱


图片

《漫长的白日梦》

88*49cm 艺术微喷、灯箱


图片

《漫长的白日梦》

82*46cm 艺术微喷、灯箱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作品






图片

/高德伟 /


生于安徽,现工作生活于北京。视觉传达专业毕业,从事广告设计与展览行业二十多年,对创意有着浓厚兴趣。2021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摄影专业学习。



毕业创作

《渗透》作品使用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语言形式,构建城市化对自然的侵蚀的图像,探讨人对自然空间的侵蚀与自然的反渗透的思考。


图片

《渗透》系列作品  

80*60cm  艺术微喷

指导教师:孙洋


 

《渗透》系列作品  

80*60cm  艺术微喷






图片

/范萍萍 /


资深平面设计师,1993年生于山东德州,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目前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摄影专业。曾在多家公司从事视觉设计工作。



毕业创作

当代女性面临着工作压力与家庭责任成倍增加,不断平衡与切换角色的她们在职场与生活中常处于被动状态。创作旨在通过摄影艺术的方式去展现职场女性复杂的心理状态和艰难的生存环境。窒息感,进一步突显职场女性面对的压抑与艰难。

图片

《干不完的工作》系列作品  

68*68cm  艺术微喷

指导教师:孙洋

图片

《迟到的婚姻》

68*68cm 艺术微喷

图片

《繁重的家务》

68*68cm 艺术微喷


图片

《尿不湿》

68*68cm 艺术微喷


图片

《容颜》

68*68cm 艺术微喷


图片

《未通过》

68*68cm 艺术微喷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作品






图片

郝晓燕/


1985年出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

2021-2023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摄影系



毕业创作

作品通过置景摄影与数字绘画结合,表达了对孩子的深切情感和美好期许。用较为新颖的创作思路,探索了儿童摄影的更多可能性。


图片

《向未来》——设计师

80*40cm  艺术微喷

指导教师:孙洋


图片

《向未来》——摄影师

80*40cm  艺术微喷

指导教师:孙洋


图片

《向未来》——探险者

80*40cm  艺术微喷

指导教师:孙洋


图片

《向未来》——医生

80*40cm  艺术微喷

指导教师:孙洋



图片

央美·专升本


了解更多专升本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查看《二0二三年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招生简章》

图片

主编:苑鸣鑫

编辑:李砚辞


发布日期:2023-06-19

联系

招生咨询 +86-10-64771253
业务联系 +86-10-64771281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

版权所有 2010-2020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Copyright © 2010-2020 JXJY.caf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310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