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
——中国经典绘画临摹研修课程
(周末班·第五期)
招生中
中国花鸟画于唐代正式成科,
并成为中国传统的三大画科之一。
而花木鸟兽形象的出现可追溯至新石器时期。
甚至在《楚辞》、《诗经》等诸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
也经常吟咏花鸟。
那么花鸟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据北宋《宣和画谱·花鸟叙论》记载:“而羽虫有三百六十,声音颜色,饮啄态度,远而巢居野处,眠沙泳浦,戏广浮深;近而穿屋贺厦,知岁司晨,啼春噪晩者,亦莫知其几何。固虽不预乎人事,然上古采以为官称,圣人取以配象类,或以著为冠冕,或以画于车服,岂无补于世哉?”
简言之,花鸟与我们的生活各方面密切相关。
△《双喜图》崔白 北宋
作品通过枯黄的树叶和野草,以及凌冽的寒风,将深秋时节万物凋零的凄凉景象生动的表现出来,而画面中回望的兔子和惊起的喜鹊以对角线的形式排布,使画面形成“S”形构图,加强了画面的动势,以及整个画面氛围的紧张感。
△《红白芙蓉图》李迪 南宋
作者对芙蓉的生态观察精细入微,尤如花瓣在绢素上微微伸展,发出悠香扑鼻的花味,展现出盛夏时节芙蓉盛开的温润之感。
△《梅花双雀图》马麟 南宋
作品描绘了梅花欲放时,两只小雀立于梅枝上的冬日景致。其中,梅枝细秀劲挺,几朵盛开的梅花与花苞相互交错,鸟儿立在枝头似在窃窃私语,鸟羽勾勒细致、身形丰满、神态生动,全然一幅暖冬午后的惬意图景。
所谓“记其荣枯语默之候”、“绘事之妙,多寓兴于此”,
花鸟画不仅可以表现四时荣枯的季节变迁,
它们的生命感和时间感,
更容易唤起人生的某种精微的情思与深刻的体验。
并通过诗歌中的“比兴”的手法抒发内在的情感,
以达到物我交融。
可以说,花鸟画所描绘的不只是花和鸟,
而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写照。
也因此,花鸟画成为了经久不衰的题材,
并在当代迸发出新的活力。
往届学生作品
△ 杨巨飞 临摹作品
△ 卢江枫 临摹作品
△ 曾虹瑀 临摹作品
△ 李楠《牡丹图》临摹
△ 张晖 临摹作品
加入我们的课程,
通过对经典作品的临摹,技法与文本的研习,
收获传统绘画技法之精髓,获得一段文化的记忆。
最后,
掌握一套工笔语言去表现你生活中的所观、所感、所想。
往届课堂现场
△课堂现场
△课程期满颁发结业证书
经中央美术学院批准
由继续教育学院东方绘画语言(当代工笔)教研室主办
2023年中央美术学院
“品·格——中国经典绘画临摹研修”课程
火热招生中
详情点击查看招生简章
https://jxjy.cafa.edu.cn/enroll/1617
(或点击页面“阅读原文”,查看招生简章详情)
除了工笔花鸟画的学习之外,
我们的课程还设有山水、工笔人物、壁画的版块。
课程具体设置如下
1、敦煌壁画中“法相庄严”与“水月观音”
2、李公麟《五马图》与形色关系
3、宋画小品《瓜果图》与《诗经》体系
4、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与北宋生活
从技法与文化两个层面,
为学员构建全新的临摹学习方法,解决学员研修进阶中的
实际问题。
教学组织
由中央美术学院骨干教师
及特聘专家团队负责教学
学制
周六周日学习
2023年2月-2023年6月
隔周上课
共计16天,128课时
招生人数
12
学习费用
国内学生 18000元/期/人
自费留学生(外籍)18000元/期/人
教学地点
中央美术学院本部(花家地校区)
报名咨询与联络
栗老师 18310352281
136767118@qq.com
亦可识别微信二维码
进行在线沟通
图文来源:东方绘画语言教研室
主编:苑鸣鑫
审核:温粟媛
编辑:夏 冉
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跳转至招生简章
发布日期:2023-02-09
联系 招生咨询 +86-10-64771253 业务联系 +86-10-64771281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
推荐站点 美术馆 图书馆 艺讯网 基金会 国际学院版画联盟 央美国际预科
办公室 党建 校友 学历教育 研修 线上展厅
版权所有 2010-2020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Copyright © 2010-2020 JXJY.caf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310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