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室,是艺术家创作力和想象力喷薄的基地,艺术史上不少大师曾饱含深情地描绘过自己的画室。野兽派的奠基者、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马蒂斯也不例外。
然而,从未有人像马蒂斯一样,用如此张扬明艳的色彩描绘画室,以致于这幅《红色画室》被视为现代艺术的奠基之作、工作室绘画传统的里程碑。
近日,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The Museum of Modern Art,简称MoMA)开放展览——马蒂斯:红色画室(Matisse:The Red Studio),收集了画中描绘的六幅绘画、三件雕塑和一件陶瓷作品,于同一空间内共同展出,探究热烈激进的红色之下,有关空间、艺术本质的问题。
视频来源:https://www.youtube.com/embed/SnvIv4bWW_w?modestbranding=1&rel=0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马蒂斯:红色工作室》展览现场,纽约MoMA现代艺术博物馆
1909年,马蒂斯自主设计了他的新画室,这是马蒂斯第一个独立打造的画室,与以往的画室大相径庭。画室位于塞纳河畔,临近马蒂斯的新家,为可拆卸式,棚式屋顶,采光充足,明媚一如马蒂斯的作品。
与马蒂斯曾工作的圣母院的工作室相比,它离巴黎市中心更远,这意味着它离舆论场和话语权更远,也侧面反射了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主义崛起后,马蒂斯在巴黎艺术圈的核心位置中逐渐失去关注度。
不过,尽管此举看上去像消极的躲避,却也使马蒂斯缓解了教学和舆论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和焦虑,从而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
无需细看,观众第一眼就能感受到这是一幅极为大胆、充满张力的作品。
炙热的威尼斯红几乎铺满了整个画面,甚至要溢出画布之外,直触人的面颊,仿佛盛夏中的一股奔放狂野的热浪。
亨利·马蒂斯,《红色画室》,伊西莱穆利诺,1911年
“我做了什么?这是我画的吗?”面对着激进的色彩,连马蒂斯自己都感到诧异。
“我是怎么想到红色的——毫无疑问,我并不知道”,马蒂斯曾这样回忆,“我发现所有的这些元素……只有当它们和红色在一起,才成为了我的画面。”
当时公众对此画的反应颇为消极,不是漠视便是抨击,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艺术史上的一个伟大时刻:
马蒂斯用令人惊叹的勇气,摒弃了学院派所推崇的传统的“酱油调子”和视之为生命的立体感、空间感;艺术史传统的画室主题,以二维、平面的表现手法,和大面积的单色,迈步进入了现代。
《红色画室》中出现了许多马蒂斯过往的作品,其中不乏具有代表性之作,也不难从中窥见马蒂斯坚持始终的艺术主张。
策展人安·坦金(Ann Temkin)说道:“马蒂斯很少画自画像……当马蒂斯为他的艺术作品作画时,他其实是在画自画像。”
马蒂斯将自己的内心写照,隐藏在红色画室之中。在生活空间与个人情绪紧密相联的当下,我们很容易跟马蒂斯产生共鸣。
这次展览,或许是我们重新审视自己所处空间,整理心绪的好时机。
参考和引用资料:
1.https://www.moma.org/magazine/articles/725
2.https://www.moma.org/calendar/exhibitions/5344
3.https://www.moma.org/audio/playlist/322
4.https://www.moma.org/audio/playlist/322/4207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