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随时代的洪流望去,虽阶段性教学内容略有不同,但每一件作品都彰显出央美学子深厚的造型功底。



《女青年全身像》

徐紫迪 

2008年

图片来源于

《中央美术学院素描60年》



有人说:

“央美学生注重观察,不会陷入概念的漩涡。”





还有人说:

“央美学生不仅追求画得像,还会在画面注入自己的想法。”

《女青年全身像》

杨蒙

2005年

图片来源于

《中央美术学院素描60年》



《朋友》

侯海薇

2005年

图片来源于

《中央美术学院素描60年》



关于

央美造型基础教学的规律,

大家或许会有所好奇。










01



建院初期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类学科从开始的绘画系(以年画、连环画创作能力培养为主)、雕塑系逐渐发展为彩墨、油画、版画等更丰富的系科,素描教学面貌随之逐渐展开。



《南方的农民 》 靳尚谊 1953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键词




整体性:

首先确定大关系

注意画面各部分同时推进

在此基础上完善细节

关照作品的整体特征



《老人像小稿》 朱乃正 1955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是二年级上学期的第二张习作,李斛先生要求,我们先画一个小稿子,把握对象,再画一个正式的素描。画小稿时,他不要求你画的细,要你把握大关系,做到心里有数,再画细时,大关系就跑不了了。再画大幅素描的过程中,可以参照小稿子。这个作业是两星期的,小稿子用了半天。”

——朱乃正

《老人像》 朱乃正 1955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



02



上世纪50-60年代



苏联美术教育经验的借鉴和对现实生活与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关注,对中央美术学院的素描教学给予了重要的推动。

系统的专业美术教育格局已经形成,素描教学日益成为教学中的核心基础,成为教学研究的首要课题,也愈来愈引起师生共同的研究兴趣,并为一批反映新的时代面貌与精神的优秀创作形成提供了坚实的造型基础和技术上的准备。



《坐着的男人体习作》 靳尚谊 1957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键词



重写生:

写生有利于深入理解对象

增强观察力

对构图进行良好训练

提高空间处理能力


《女孩像》 靳尚谊 1953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

 《自画像》 詹建俊 1959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


03



改革开放后



这个时期是素描教学内容丰富、发展迅速的时期。

既直接参照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素描大师,又关注和尝试塞尚以后的现代派大师简介、有力的手法,在画面中积极引入表现因素,同时也再次审视着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

美院恢复了欧洲经典石膏和人体模特的使用在作业中对人体的认识取得了突出的进展,对现实人物的感受和刻画也更加锐利,出现了一些非常优秀的作业,这个成果直接促进了创作上新面貌的形成。



《老人体》 余陈 1984年

图片来源于《中央美术学院素描60年》

这个时期像是本科二年级。记得那之前已经画过好些张人体作业了,老师鼓励我们牢牢把握住基本素描和关系的同时能多些主动性,依我当时的理解就是办法可以灵活些吧。因此,这个作业作为试验之一,是用炭笔画在用两张宣纸托裱加工之后的纸上。宣纸比素描纸有韧性,炭笔画上去不那么生,能帮我在画面中把一些微妙的关系体现出来。

这幅素描大概算是我学生时期最露脸的作业了。素描至今成为我的教学专长,并且成为我思考创作的起点。但至关重要的是:通过素描,我获得老师最多的鼓励,它是我唯一能学会做好并能把握的事情,也使我意识到自己拥有让一双眼睛可以看世界的珍贵知识。

——余陈

关键词



表现力:

以感受对象为基础

借部分技巧

增强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女青年像》 谭平 1981年

图片来源于《中央美术学院素描60年》

        “这张人物素描在我的记忆中,是第一次用一周的时间来画一张人物半身像,自然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如整体的比例,手的结构与造型,微妙的姿态等等,是一张在不断修改的过程中完成的素描。当时最困难的是毛衣质感的处理,分寸把握很困难,还有头与手在画面中的节奏关系。改来改去,可以说这是一张画得最不顺的素描,但收获也很大。素描解决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是关系问题,长期作业做减法最重要,而不是做加法。”

——谭平



04



2001年统一基础教学后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央美术学院开始实行统一的基础教学,在教学中寻找对于造型类各专业未来培养需要的共性因素,在对体积、空间的认识培养上更加明确。

坚定地继续发扬中央美术学院关注现实关注人的研究与刻画这一学术传统,注重解剖等基础建设,并提出具象造型中所包含的抽象因素研究的课题。



《女青年全身像》 夏理佳 2009年

图片来源于“功夫——造型学科基础部成立二十周年展”


关键词



立体性:

以三维空间意识观察

注重物体虚实关系、黑白对比、边缘线处理等特征

表现立体感



《男青年双人像》 周楚 2004年

图片来源于《中央美术学院素描60年》

       “这张作业的课题主要是解决一张画面上两个人物之间的造型关系以往单个人物训练过多,所以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对这一课题的陌生。在与老师交流后,决定选择一个后侧方的角度,没有繁复的衣纹、头部精彩的结构。以前总是依靠无休止的塑造来让画面精彩起来,现在没有那些媒介,只能通过另一种途径来安排画画,线和色块的构成就成了唯一的办法。这张画完成后对素描的认识和以前有了很大区别,其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画素描不再迷恋于简单的塑造了,绘画性和整体节奏对画面的意义才是最重要的。

——周楚


《男青年全身像》 张大伟 2005年

图片来源于《中央美术学院素描60年》

     我当时在画这幅作业的时候最大的难点就是怎样拉开空间和区分画面的黑白灰关系,那种过程可谓是“环环相扣”、“惊心动魄”的。有时候画起来都必须屏住呼吸,那种精神集中的态度或许才是我当时最大的收获。延续到现在给我的依然是对艺术的热爱和神圣。回忆往事,热血依然沸腾。

——张大伟


*以上部分文字选自《中央美术学院素描60年》,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他们重视人体骨骼和肌肉的变化,

将学习经验转化为看得见的空间造型。

在扎实基本功的基础上,

寻找更高的追求。


……



      转眼间,我们已迎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十个年头,央美造型基础教学之路,开始聚焦于这个时代的包容性,为社会各界人士打开。


中央美术学院山东艺术教育中心学院经典教学研修班,总结前人经验,启发创造思维。聚集央美师资,相约大明湖畔。从今天开始,欢迎你来一同探寻“造型的秘密”。




中央美术学院山东艺术教育中心


学院经典研修班


人物素描教学




对于学习造型艺术的学员来说,对于人的研究与表现始终都是一门“必修课”。从难度上讲,对于人的描绘是学习基础绘画中最难的一部分。课程将引导学生有意识的改掉浮于表面的观察习惯,慢慢揭开对象的本质。


学生作品欣赏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素描训练不是让你学会画一个东西,而是通过这种训练,让你从一个粗糙的人变为一个精致的人,一个训练有素、懂得工作方法的人,懂得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中明察秋毫的人。

——徐冰



点击图片

欢迎你来一同探寻“造型基础的秘密”



图文来源:中央美术学院山东艺术教育中心

学院经典教学研修班


统筹:苑鸣鑫

图文:王涵瑶

编辑:郭书瑜

发布日期:2022-02-10

联系

招生咨询 +86-10-64771253
业务联系 +86-10-64771281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

版权所有 2010-2020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Copyright © 2010-2020 JXJY.caf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310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