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自己是艺术家?
当创作成为一种执迷,
你不会质疑创作,
就像你不会质疑呼吸”
—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伦敦艺术大学作品创作过程
在艺术成长的道路中,
毕业、参展、考研或者出国,
我们会遇到很多十字路口,
也会遇到同样的终极命题—“创作”
完成一项独立艺术创作,并非艺术大师的专属
也并非只有天才能创作出杰作,
只要掌握方法,艺术小白也可以!
“面对问题”
徐冰教授分享他的创作视角:对社会的观察和对社会困境的反思是自己艺术创作的源泉,“ 你生活在哪,就面对哪的问题,有问题就有艺术。”
徐冰作品《天书》
从零开始,认识创作
无论是资深级艺术家或刚入门的初学者,掌握创作的方法在艺术/设计创作中至关重要,灵光的闪现如何成为作品,这需要一套方法的建立。
那么,创作方法是否可以通过学习获得?
创作灵感是否可以通过训练得到呢?
答案是肯定的。
本期
跟随中央美术学院国际艺术留学课程,
认识艺术创作
Step 1 灵感获取
“什么样的创作主题会比较吸引人?”这可能是每个创作者,尤其是海外艺术院校申请者都思考过的问题。
获取灵感的方式是多样的,例如:阅读,观展,细微的观察并体验生活。
创作的灵感一定要源于自己真正有共鸣且有思考的事物或情境,在创作过程中才会保持动力与激情去挖掘作品的深度,赋予作品真实的感染力。
我们尽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挖掘灵感,哪怕是很平常的话题,也可以通过独特的表达而深入人心,引发观众不一样的思考。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美丽》
其创作灵感来源于彩虹
绘制思维导图往往是创作的第一步。进行思维发散,从中心关键词展开,形象化地将想法记录下来,寻找更深入的角度。这一过程可以更直观的拓宽创作思路,挖掘灵感,发现问题及缺失的信息。
图片源自网络
Step 2- 开展调研
信息收集和调研在创作中是十分重要且需要贯穿始终的!
调研绝不是为了完成创作中的一个步骤,而是对收集到的主题相关信息进行思考、整理,其目的是对主题进行深度分析,寻找支撑作品主题的依据,启发创作思路并解决问题。
知名当代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的作品就得益于他在柏林工作室中的“调研墙”。
在泰特美术馆“OLAFUR ELIASSON IN REAL LIFE”展览中,艺术家如实展出了他在柏林工作室的调研墙,告诉了观展人 “我是如何创作作品的,我经历了多少磨难。”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调研展示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A night view of ‘Life’ 》
Step 3 - 过程记录
记录稍纵即逝的灵感、记录思维自由的发散,分析调研获得的诸多信息,推动创作的发展过程,sketchbook这种记录习惯,可以说是一切的开始。
图片源自网络
Sketchbook (草稿本)是什么?
埃利亚松说:“A Sketch Can Be Everything”
是的,草稿可以记录任何想法,一些图画,一段文字,甚至是一段肢体动作。
梵高的速写本及信件
一件杰作的背后必然隐藏着巨大的工作量,梵高通过日记、草稿、手记等等形式向世人诉说着他的艺术思考。
Step4 - 创新实践
勇于尝试,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拼贴、实验、尝试技法及材料、逐步完成作品,这些都是创作的必经之路。
好的创作不是偶然,创作历程也要同样精彩!
埃利亚松在其展览的中展出的“MODEL ROOM”,是艺术家的材料实验转化成为展览的典型案例,其展出了 450 个不同尺寸的模型、原型和几何研究,是他和数学家、建筑师思想碰撞的记录。其创作的每一个细节经过精心的设计和严密的实验,甚至像真正的科学研究一样。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MODEL ROOM》
“尝试不同的模型,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自己在探讨什么。” 通过实践研究将想法变为现实,只有这样你才能确认,这是否是你想通过作品想表达的,然后就可以继续发展创作。
当代首饰设计师Jacqueline Ryan 的实验及作品
创作,需要沟通与引导
即便学习、掌握了正确的创作方式,我们常常会在创作时感到“迷失“或“钻牛角尖”。良好的沟通与引导会给予创作者新的启发,在大量储备积淀之上发起创作的“助攻”。
如果你
正在为海外留学做准备,
如果你
面临毕业创作,却没有方向,
如果你
是初学者,想要用艺术表达自我。
期待这个寒假 创作与你相遇!
中央美术学院
艺术留学作品集创作班
经中央美术学院批准,由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主办的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留学作品集创作班(寒假集训)面向社会招生。
国际预科专家顾问&教师
高俊(Dr.Gao Jun)
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助理教授
Nathan Catlin
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助理教授
Dana Clancy
波士顿大学艺术学院,
视觉艺术学院院长、副教授
Patricia Morchel
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讲师 ,哈佛大学美术馆研究方向讲师
韩青臻
中央美术学院山东艺术教育中心
国际预科专业教师
李昶
皇家艺术学院讲师
Jeroen van Dooren
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传播学院讲师
金昕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
中央美术学院中法学院教师
孙碧梧
中央美术学院山东艺术教育中心
国际预科专业教师
王一安
中央美术学院山东艺术教育中心
国际预科专业教师
课程高度聚焦创作,
以28天为创作周期,完成一套完整的创作。
课程内容
创作实践及理论课程:
创作方法训练
艺术家调研方法训练
拼贴及综合材料创造性表达训练
个人创作展示训练
艺术家阐述及书写训练
辅助课程:
图像记录及计算机辅助设计
作品集排版
优秀作品集案例解析
授课模式:
为使学员高效掌握创作核心方法,培养学员个人化的创作方法及创作能力。授课模式采用小班理论课教学结合一对一创作指导,高效提升学员作品集创作能力,结课即完成一套完整创作,可作为申请作品集中的一部分。
课程适合人群:
1、有海外艺术留学意向的学生;
2、需要提升专业背景的学生;
3、需要学习艺术创作思路的学生。
授课时间:
2022年02月07至2022年03月06日
授课地点:
中央美术学院山东艺术教育中心
中央美术学院山东艺术教育中心
中央美术学院山东艺术教育中心国际预科
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查看招生简章
图文来源:中央美术学院山东艺术教育中心国际预科
统筹:苑鸣鑫
编辑:李砚辞
王一安
郭书瑜
发布日期:202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