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校园品牌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着眼未来教育,应对物联趋势,如何在传统与未来中,深度挖掘一所学校独到的文化价值,将其输送到包括环境和管理制度的建设终端,构建一个区隔鲜明的、可持续生长的文化系统,是本课程的教研方向和目标。

——品牌战略设计教研室



校园数字化建设的

实践与思考

PART . 01




      后疫情时代,有危也有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被疫情加速,教育亦不例外。疫情的不稳定性为校园教育者、学生及家长都提出了一个重大的挑战,在“停课不停学”的指导方针下,教学方式需要更深层地变革与迭代,而不仅仅是将线下课堂简单搬到线上虚拟课堂而已。如何能够激发学生的自我驱动与自我管理的意义至关重要。以下是在针对校园教育领域数字化产品的体验设计与研究背后的一些思考、见解和实践,与大家共享:      


画布白板为教师和学生的讨论提供有效的工具


1.多角色

       对于校园数字化平台的用户来说,底层角色包含学生(Student)、家长(Parents)和雇员(Employee),雇员又包含教师(Faculty)和教员(Staff)。多角色管理模块在教育产品中非常重要,在考虑每个角色不同需求的同时,还要关注一些特殊角色切换与互替。


2.多场景

      一般在校园教育领域最主要场景包括四个:课程管理、教务管理、行政/后勤管理、以及其他管理

Teams的分组讨论正在进行中


课程管理

      课程管理的场景主要包括老师和学生围绕教学任务而展开,比如有课堂网站模块共享排课管理、作业管理、课件资源等,即时通信模块主要提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项目、学生档案、出勤、发展趋势等。

 

教务管理

      主要以不同学科教学为主的教师相互交流为主。包括课件管理、教学资料共享、会议管理、新闻发布、小组讨论等等。

 

行政/后勤管理

       场景由其他非学科教员所管理,面向校园不用用户进行信息发布与管理。具体功能非常复杂,包括教职员工审批流程、财务管理、会议/场所预约、安全/突发事件管理、校医管理、餐饮住宿、消防/消杀巡检等。


其他管理

      其它管理中可能包含由教师或教员支持的学生活动、俱乐部管理,或家校互联方面的沟通管理,方便家长掌握学生情况、课程安排、成绩等,还包括学校通知、家访管理、家委会管理、缴费、家长与教师/校长沟通等。

      

      以上列举的管理系统并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互打通的。一个非常典型的场景就是,当一个孩子因某些原因不能到校,家长可以通过即时通信模块中的家校互联即时通信为孩子请假,该信息通过系统通知班主任或其他相关老师审批通过后,会自动同步到学生出勤管理、并通知后勤管理系统抄送餐厅,便于及时调整餐饮准备。另一方面,学生请假涉及到的相关课程教师都会收到后续跟进提醒,在教务管理系统中为学生后期补课及作业管理做好相应准备。而以上环节涉及到的所有资料都会通过网盘自动存储并可随时调用。整个过程中,学生、家长、教师以及教职员工等多角色都能感受到信息自动化同步所带来的精准、快捷的体验。


3.多层权限

      由于校园内外多用户群体的复杂性,权限管理是贯穿多角色、多场景的系统级模块,也需要围绕着用户、角色、和资源三个方面来进行管理设计。



校园数字化平台

体验设计的挑战与机遇

PART . 02



挑战



1.  数据资源库顶层设计不到位,缺乏对一体化、结构化、原子化资源建设理念的理解和实践。


2. 平台组织建设方式落后,无法匹配现有教育理念和组织架构,不能满足不同学校品牌化理念及多样式、智能化、便捷性等要求。


3. 仍有一部分教师和教员习惯于纸质办公或者个人喜好的数字化工具,对学校统一推广的数字化平台有一定的抵触情绪。


4. 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学生对数字化产品的喜好、使用习惯、使用场景各不相同,难以统一。


5. 在线互动如何促进师生情感层面沟通和交流。


6. 如何联动家长,共同推动学生自我控制与规划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机遇



1. 首要需求:

简单易用、可灵活定制是教师、家长、学生、及教职员工选择数字化教学工具的首要需求。 


2. 合作场景

    在线教学平台的主要使用场景在存储及分享内容(包括学校通知、文档、作业、课件、私人文档、日历、图表、多媒体等),以及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教职员工之间的合作。


3. 扁平化管理:

数字化教育中的混合授课(线上+线下)场景越来越多,教学平台和工具应该从教学策略或教学模式中应用更大的灵活性和可创新性,辅助教师从主讲转变成引导、从教学转变成辅导、从传授转变成共同学习等。教学管理也应顺应形势,从刚性管理、层级化管理转变为更加弹性化的扁平管理,提升教学效能。


4. 新技术、新产品推广: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更新,教师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去不断适应。如果真的需要针对他们推广新产品或新功能,寒暑假之初或许是一个好的时间切入点。


5. 定制化vs.统一化需求:

    针对不同学龄阶段的教学需求,教师在数字化产品的可定制化需求也各不相同。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对不同课程个性化数字体验的要求较高以提升低龄儿童在寓教于乐中学习的兴趣,而中学及大学老师更希望被提供整齐划一的模版与体验,以便于学生可以便捷的在不同课程中切换而不用付出过高的学习成本。


6.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我们需要明白所有为学生提供的内容也同样会触及到家长,尤其是小学及幼儿园教育。所以为家长提供更多可参与互动、提供反馈、以及做记录的机会,会大幅提高系统的交互度。


7. 终端系统的便捷实用: 

    中高等教育学生端的数字化产品以移动端为主,便于学生在校内外灵活使用。建议可围绕课程注册、书本购买、在线调查、财务资助、住宿、餐饮、紧急情况、校园规则等。




如何探索

以学生为中心的协同教学模式

PART . 03




      注重协同教学的数字化产品应以参与学校统一课程规划、学生自我设定与管理为首要目标,并且加强家长的深度参与以提供全新的教育体验。

      以学生为中心的包容性学习环境有助于树立所有学生的信心,促进他们学习和成长。现实课堂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通过行为、表情等有效沟通。数字化产品应该更加注重通过数字化产品进行情感层面的捕捉与表达,模拟现实课堂中的教师及学生互动以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 Teams的行为和情感表达工具

Teams的行为和情感表达工具,让学生和教师之间便捷表达相互的情感与心声,渲染班级互动氛围的同时不会打扰正在进行演讲的教师或学生。


# 全新方式

以全新的方式与全班同学一起讨论和演示


# 内容定制

很多系统为不同校园的教学特点和品牌概念提供越来越多内容丰富且可自由定制的模版,包括品牌、图片、配色、板式、字体大小和排列等均可根据不同学校品牌设计体系进行再定制。教师和教员、家长和学生可以通过桌面电脑、手机和PAD来浏览自动适配的信息。

基于学校品牌和需求,提供可自由定制的模版面向不同校园用户。

校园SharePoint网站可以通过不同设备访问,自动适配。




写在后面:

       后疫情时代面向未来的教育取决于学生、家长、教师、学校甚至有关决策者当下共同的行动。创新型数字化校园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高效为目标,而需以学习需求为核心,突出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以及家校开放式协同。好的产品和服务不能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循规蹈矩、按照既定教育计划去机械完成纸质资料的信息化,去照搬实体课堂的教学。而是必须要有重点、有目的去了解校园不同用户的需求、分析教学角色和场景尤其学生的心理状态,给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关注、关心和关爱:包括从学习知识和技能、培养社会责任感、疏导心理情感到身心健康方面。



     文:张雷中




张 雷中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客座专家

微软互联网(亚洲)工程院Principal Design Manger

主导SharePoint、OneDrive、Edge等产品的设计工作,并领导设计团队建设与能力提升。曾在EICO、Frog、eLong、SINA等公司任职,在数字化品牌战略、产品策略与体验设计领域拥有数十年深度认知及积累。





想获得更多的学习,

现在|加入我们吧。

WELCOME






2021年中央美术学院校园品牌文化建设

—— 品牌战略设计系列精品课程班


正在报名中

(可点击下图)







/ 请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招生简章 /



图文来源: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品牌战略设计教研室




统筹:苑鸣鑫

设计:樊世博

编辑:郭书瑜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发布日期:2021-12-15

联系

招生咨询 +86-10-64771253
业务联系 +86-10-64771281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

版权所有 2010-2020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Copyright © 2010-2020 JXJY.caf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310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