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第三届央美·鲁信全国儿童美术书法作品大赛》已于2021年8月3日顺利完成初评,即将于2021年9月11日进行终评评审工作。


为促进多元艺术形式的交流,《第三届央美·鲁信全国儿童美术书法作品大赛》新增加了书法单元,也是本次大赛的亮点之一。


本届大赛命题突破主题的限制性,以多主题自选的形式,培养孩子积极探索、多维思考、自主学习的意识。


孩子们的创作总是离不开他们与生俱来的天性与志气。

当这种自然流露的天真稚拙跳动在笔尖,会是怎样的笔法与呈现?

作为拥有博士学位的书法组评委们,又会如何点评孩子们的作品?



本期,

我们邀请到

《第三届央美·鲁信全国儿童美术书法作品大赛》的书法组初评评委为入选作品点评,

带大家一览孩子们笔下灵动跳跃,

生趣盎然的书法世界。






01/ 评委介绍



符书铭

原皇城艺术馆馆长

原中国书法院展览馆馆长




韩玉虎

中央美术学院书法博士

供职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刘宏宇

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

河北大学博士




梅跃辉

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博士

现供职于中国国家画院

王海勇

中央美术学院书法博士

供职于中国书法出版传媒集团




衣雪峰

中央美术学院书法博士

现供职于北京体育大学


张永华

中央美术学院书法博士

现供职于华北电力大学




朱中原

中国书法杂志社

社长助理,编辑部主任





02/ 作品欣赏




《花香》



作者:彭莘然(8岁)





符书铭老师点评:


这件作品打动我的就是章法和落款的形式感和空间关系,选用的仿古色纸也和作品相得益彰,单字结构天机盎然。









《篆书五言联》



作者:赵善善(10岁)





符书铭老师点评:


这件篆书作品就像他自己在创作感受中说的那样,“把写字看成像画画一样,长长短短的线条组织在一起,看起来就很美。”


作品整体符合篆书的基本笔法和结构,同时自然流露出天性,活泼而有稚趣。









《喜乐》



作者:张津睿(7岁)





韩玉虎老师点评:


作品构图完整、有趣味。其直线与曲线的运用十分自由,体现出作者在平动与转腕笔法上的训练与自觉;采用古篆进行创作,有生意;


在字结构的处理方面,有秩序化且具想象力;落款“睿”字的位置恰到好处。









《夏日》



作者:王思入(9岁)





韩玉虎老师点评:


作品章法完整,构思有新意,有风貌,正文、落款和印章的构图合理,现代诗与隶书结合,读来轻松、写的自由,是一件不错的隶书作品。









《甲骨团扇》



作者:万子硕(12岁)





张永华老师点评:


章法完善,字形自然,彰显稚拙气,但亦算自然,同时可以看出对甲骨文的兴趣和一定的积累,希望能够一直保持对古文字的学趣。









《诗品二十四则·纤秾》



作者:胡庭瑞(13岁)





张永华老师点评:


①此作能显现出在行书方面有过一定的积累和训练,有着较好的笔性,笔端之中流露出其灵气。


②字与字,行与行的处理亦可见其用心。


③章法较为完整,有一定的虚实变化,虽然在字的造型,字群的相互关系,笔划的细微变化上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但亦不失为十几岁的小朋友的一件较好的作品。









《四马既闲》



作者:官思颖(6岁)





梅跃辉老师点评:


作品的文字内容与形态结合的非常有趣。









《精诚金石联》



作者:戚星惠(9岁)





梅跃辉老师点评:


用笔朴实可爱,结字疏密自然,时见开张之势。









《天下太平》



作者:张一航(6岁)





刘宏宇老师点评:


少儿书法在关注对经典碑帖临摹学习的同时应多关注儿童天性的呈现,例如张一航小朋友写的《天下太平》,这种稚拙天真是本性的发于本心的,同时,也能看到传统书法的审美追求如“平”字的竖画朴厚生涩,而且还含蓄,也就是书法里,我们常说的“能收得住笔”。


在文字的书写表达中既能体现对书法的学习,又不掩饰孩子天性的自然流露。对于六岁的孩子,我认为是非常好的书写状态。









《牧童》



作者:吕嘉一(13岁)





朱中原老师点评:


见功力与匠心,取法完备,书风纯正,显示出一定的摹古能力,足见专业的书法学习及基本的美育意识之重要性与必要性,若沿着此路子走下去,将会大有可为。尤需注意的是,避免受时风影响及急功近利之行为。









《毛主席诗一首》



作者:李官泽(9岁)





朱中原老师点评:


对于少儿来说,孩童阶段最关键是打基础,所以我认为取法纯正、功夫扎实是第一位的,也是基本前提,入古才能出新。寻找古法,拨正航向,培养基本的书法审美意识,难能可贵,亦颇为不易,务须大力倡导。


至于个人书法风格之塑造、书法个性之发挥等等,则是后来之事,现阶段不宜急于提倡,不过对于个别确有卓异之书法识见与修为者,可着重注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亦为书法美育之关捩。






大赛书法组评委老师手写评语


“这些作品中,能够看到一些孩子在努力写好,但在努力写好的同时往往会丢掉天性与书写的本能


我们在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孩子释放天性,而不是努力地把它变成别人的样子!


—评委刘宏宇老师






∷ ∷







可喜的是,在本届入选作品中,

这种自然的

能体现孩子心性的作品还是很多的。


对于孩子们来说,技法可以后天培养,

但对艺术感悟能力的引导一直是一个重要话题。


这也正是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举办

《第三届央美·鲁信全国儿童美术书法

作品大赛》的初心,


我们希望通过艺术的表达方式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与创造能力。

挖掘和保护孩子们的艺术天性。


持续关注美育,伴随成长。















终评




《第三届央美·鲁信全国儿童美术书法作品大赛》终评将于9月11日(本周六)在中央美术学院内启动。经过两轮评审,哪些作品能顺利斩获12项主题大奖呢?


12项主题大奖

180件评获奖作品

180种独特表达

9月11日

终评结果敬请期待










THE END.





图文来源: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统筹:苑鸣鑫

编辑:李昕怡



发布日期:2021-09-09

联系

招生咨询 +86-10-64771253
业务联系 +86-10-64771281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

版权所有 2010-2020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Copyright © 2010-2020 JXJY.caf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310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