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3日,《第三届央美·鲁信全国儿童美术书法作品大赛》初评完成。
作为中央美术学院与山东鲁信公益基金会共同打造的全公益赛事,随着前两届的成功举办,已经越来越为全社会所关注。木木美术馆作为北京当代艺术的风向标,一直致力于公共艺术教育。
木木美术馆展览现场丨图片来自MWOODS
∷ ∷ ∷ ∷
本期,我们邀请到木木美术馆创始人,也是本次大赛绘画组评委的雷宛萤女士,与大家一同聊聊本次大赛那些天马行空的儿童画,以及有关儿童美育的深度思考。
雷宛萤(晚晚)
木木美术馆创始人、策展人
80后青年收藏家代表
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研究生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管理系
2014年于北京798艺术园区创立木木美术馆
2019年参与北京市隆福寺旧城复兴改造计划创建木木艺术社区
作为策展人,成功举办了10余场大型展览,其中包括:安迪沃霍尔个展,保罗麦卡锡个展、克孜尔石窟展览、大卫霍克尼个展等多个重量级展览
作为艺术从业者,致力于在线上线下进行艺术普及与传播
2017年被青年周刊评为“北京青年榜样”
2019年成为北京画廊周评委
第三届央美·鲁信全国儿童美术书法
作品大赛 初评绘画组评委
提问• 回答
Question&Answer
Question1
请谈谈作为《第三届央美·鲁信全国儿童美术
书法作品大赛》绘画组评委的感受吧?
ANSWER● 雷宛萤:
这是一次近距离接触儿童内心世界的宝贵机会,看到了很多让我惊艳的作品,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当代艺术。
评审环节的组织工作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大赛评审系统获取作品的信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是当下时代技术在行业内的反映。
雷宛萤在大赛评选现场
Question2
请谈谈初评让您印象深刻的几幅作品及原因?
ANSWER●雷宛萤:
《樱桃海盐蛋糕》我印象比较深刻。当前的儿童艺术教育机构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作品过于模式化、单一化。同一个机构中接受教育的孩子的作品会带着某种相似的特点。比如:学习国画,通常会从临摹山水、花鸟鱼虫等传统题材开始。
《樱桃海盐蛋糕》却打破了这个惯例,选择了一件生活中的惯常物件作为描绘对象,将水墨从传统题材中跳脱出来。作品传递出了轻松、简洁和质朴自然的气质。
《樱桃海盐蛋糕》—王诗尭
另一件是《删除悲伤吗?》。虽然这样的作品在成年艺术家的创作中并不罕见。但对于儿童作品来说,可以读出作者的思考,比如童年阴影、情绪。作品本身对色彩的把握也很巧妙,灰、紫、黄在画面中的比例得当。
构图区别于很多铺满画面的儿童画,显得独树一帜。是一幅能够传递出作者内心的作品。
《删除悲伤吗》—蒋澄颖
我在评审中更倾向于选择在作品中自然流露出原始情感的作品,尽量避免匠气。
Question3
如何看待儿童的画总是“不那么像”,
甚至出现夸张的比例关系和空间关系?
ANSWER● 雷宛萤:
欣赏儿童画的美感比较忌讳用“像不像”的标准来衡量。
儿童画与成人画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作品对“客观真实”的反映程度。儿童与成人对世界的认知存在根本差异。儿童较少受到客观的干扰,还未完全准备好接受客观的信号。
正因如此,儿童才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才能创造出奇怪新颖,有趣的形象。
《致大自然》—霍雨诗
《无题》—石昕霭
《姥爷变成了月亮》—陈若兮
Question4
作为木木美术馆的创始人,请谈一下
美术馆对于儿童成长的作用和意义。
ANSWER● 雷宛萤:
美术馆是提高公众文化艺术修养、协助艺术教育的场所、为艺术家创作活动提供交流借鉴的机会和有效传递资料信息的手段。孩子们可以通过美术馆了解更多珍贵的历史,值得铭记的时刻。
木木社区美术馆
木木社区美术馆内部空间
美术馆作为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一种仪式性的、非强制性的、开放的、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孩子的艺术修养。
图片来自MWOODS
美学教育不一定能培养孩子成为艺术家,但一定能大大提升孩子对生活美好的感知,了解文化与审美的多样性,可以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开阔和自由,并促进孩子的想象力和感官技巧的发育。
Question5
木木美术馆举办过很多国际性的展览。
您印象里,哪个展览的儿童观众最多?
哪些展览内容儿童比较感兴趣?
发生过有趣的事情吗,分享一下?
ANSWER●雷宛萤:
2019年,木木举办了艺术家露西·斯帕罗的展览《艺术史狂想曲》,吸引了很多小观众前来观看。
展览海报
“艺术史狂想曲 露西·斯帕罗 × 木木美术馆”展览
同期公共活动“小小志愿者”活动现场,
图片提供:木木美术馆(2019年,北京)
可能艺术家本身的作品在造型、色彩、线条方面天马行空的想象应和了儿童关于世界的审美与想象,另一方面展览本身是当代艺术家重新讲述艺术史,家长们觉得,通过观看通俗易懂的作品,可以让孩子们更容易获取和掌握艺术史知识。
Question6
《第三届央美·鲁信全国儿童美术书法
作品大赛》将开展“美育进乡村”活动,
把大赛优秀作品通过“移动美术馆”的形式
带进美育条件相对薄弱的乡村,
让更多孩子能看到同龄人的艺术作品。
对此,您有哪些建议?
ANSWER● 雷宛萤:
“美育乡村”项目应充分发挥公共教育的职能,培养学生从小观察美、发现美、欣赏美和追求美。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切入点,避免曲高和寡,让孩子们对文化产生陌生感和距离感。
应注意引导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和激情,提高动手能力,初步体验立体的艺术表现方式。
让美育知识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为乡村振兴和基础美育建设做出贡献。
图片来自网络
Question7
木木美术馆有儿童美育相关活动吗?
美术馆的美术教育跟学校,
或者艺术培训机构的美术教育
有哪些区别?
ANSWER●雷宛萤:
木木美术馆一直都很重视儿童教育,也在开展不同内容的儿童教育活动。
从儿童美育的角度,着重培养个人的感知力与表现力。感知力侧重的是儿童如何吸收信息、采集信息并整合的能力,许多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真实的差异性,儿童往往要比成人更容易接收到。表现力则是将这些细微的差异吸收后再表达出来的过程。
美术馆的教育空间对比学校或艺术培训机构,更加注重这一过程的挖掘与实践,有别于机构与学校的批量化教育,能够直接触达儿童的实际关注点与真实的表现力。
图片来自网络
∷ ∷
●雷宛萤:
回归到这次大赛,从儿童美育的角度,儿童美术书法大赛的本质可以看作是文化知识与艺术实践的结合,对于激发儿童的好奇心有很好的实际作用。
有利于形象思维的培养与生活乐趣的拓展,可以在吸收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创新精神与思维方式。培养儿童从各个角度认识这个世界,学会包容的看待问题。
图片致谢雷宛萤女士
统筹:苑鸣鑫
编辑:李昕怡
李秦蕊
发布日期:2021-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