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浏览《二○二一年成人教育招生简章》


继上一期美院专升本摄影专业的罗玉珊、建筑学专业汤究达的分享后👉《5位央美专升本新生的分享:这里没有“混文凭”,也没有轻松实现的“美院梦”(上)》,本期由来自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王照生、绘画专业的王洪婕、书法学专业的赵璞为大家进行真诚分享。无论是汉语言学本科毕业后成为4A公司广告设计师,从注册会计师到研习绘画,还是从国家大剧院化装监制到书法专业学生......他们都拥有跨专业背景,又纷纷在事业有成的阶段鼓足勇气回归校园,完成内心的梦想。在他们寻求改变的过程中,有哪些经验与思考可以与大家分享?


王照生

2021级专升本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从事广告设计五年多

曾就职于奥美OGILVY、博报堂HAKUHODO

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


Q

报考专升本的动力与原因是什么?选择中央美术学院专升本出于哪些考虑?

王照生:原因是工作中遇到瓶颈,迟迟做不出优秀案例,没有自己的风格。本人设计基本自学,缺乏系统性,也缺乏理论高度,基本功方面不扎实,所以比较渴望接受比较系统的设计教育。


选择央美专升本,是因为了解到当下央美的设计教育观念领先,而且专升本录取率高些,也能得到系统的设计教育,觉得是适合自己的选择。


校园夜景


Q

最期待哪门课程?最喜欢哪门课程?哪些课程与实践对你的帮助最大,让你获得了哪方面实质性的提升?

王照生:期待简化版的解析重构和意象表达课程,及简化版的(二、三、四维)形式基础课程,想了解其中的转化和组织逻辑,也很期待交互设计课程。


最喜欢设计基础与思维课程。对我帮助最大是设计基础与思维,它纠正了我对设计专业的一些执念和狭隘认识,尤其是要求寻找到自己研究方向写论文这个暗线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学期,使得每次的学习都有一定的目标。


怎么把各学科的成果进行融合?怎么在不同课程上找到对我研究方向有用的东西?哪些方向需要再深挖?学习变得有侧重点、主动。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强化跨学科解决问题的意识。


学习期间构思草图


Q

美院专升本的师资十分强大,谈一谈你印象最深的一节课或一次交流。

王照生:印象最深的是有AA建筑联盟背景的老师讲解的建筑课。通过课程了解到,一群有追求的的建筑大师,将哲学观念、社会理想在建筑中进行实践,努力达成知行合一。他们宏大的视角对我做视觉传达的启发很大,一个好的解决方案来自一个实际的问题,而一个伟大的解决方案则来自一个宏大的实际问题。


读建筑赵老师推荐的延展读物


Q

美院专升本的办学理念强调“宽进严出”,作为学生视角,你的切身体验是什么?对你个人的学习发生了哪些具体影响?

王照生:给了像我这样手绘能力不是很强的人进来学习的机会,也时刻鞭策着自己增加自身的闪光点,补上自己的短板,最终达到甚至超过学术委员会的要求,成为真正的“央美”人。具体来说,我比之前上大学在专业上花的功夫更多些,消化老师的课程,看些老师推荐的书目,做些视觉日记。 

读广福老师推荐的设计读物

感觉要读的书不少时浮现的画面


Q

谈一谈中央美术学院哪一个地方最吸引你,它的哪些特质最让你喜爱?为什么?

王照生:最吸引我的是它非物理层面的东西,是各个学科老师在所处领域的精深、广大,敢为人先、引领时代的意识与高纬思考的习惯共同编织的一种场,无处不在,感染着我,激励着我。加之花家地校区物理面积不大,使我最切身的体会到“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Q

这一段求学经历与你的想象中有哪些不同?有哪些预料之外的收获?

王照生:没想到学习的学科跨度之大。意外收获是通过视觉日记,我更留心观察生活了。


上课离不开咖啡的我

这书不好啃啊


Q

美院专升本的学习让你个人发生了哪些变化?对你未来的工作、深造与思想认识层面将发生哪些改变?

王照生:启发我把自己的东西放在设计史美术史的坐标上看,看我做的东西处在什么位置,不会再用“美”评价作品。也启发我构建自己的设计风格,怎样处理和前人设计成果的关系?有没有可能带有基于自身的延续性?


由于是跨学科学习,在工作中思考解决方案时,在思考研究方向时,我的思维会在不同的学科间来回跳跃。获得了摄影、建筑、书画等学科的经验和角度,也带着开拓更多学科核心方法的意识,运用到设计上,有时看待一个问题时,我就会瞬间萌生好几种不同角度的理解,如同昆虫长了复眼,想的方案跨度也更大,更有陌生感了。


图书馆里的发现:一本讲述“15分钟永恒”的书

里面夹着一张 车程为十几分钟的车票



王洪婕

2021级专升本 绘画专业

中国注册会计师 ,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

本科专业:统计学


Q

报考专升本的动力与原因是什么?选择中央美术学院专升本出于哪些考虑?

王洪婕:“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央美的百年历史和优秀严谨的学风,是我选择央美专升本的主要原因。


继续教育学院“终身教育”,“美育人生,继续前行”的办学理念,以我的年龄,我有与二三十岁年轻人不同的体会。关于是否可以开始学习艺术,这个办学理念鼓励了我,也给了我明确的答案。我就是来践行终身教肓,和美育人生继续前行的。


有时候中午坐在池水边,看美术馆的倒影


Q

最期待哪门课程?最喜欢哪门课程?哪些课程与实践对你的帮助最大,让你获得了哪方面实质性的提升?

王洪婕:期待专业课上画画。开设的通识教育的课程都很好,系统学习,可以以史鉴今,学习打破常规意识地思考,以建立自己的思考体系和学术支撑。


东西方艺术史,书法史和经典作品赏析,帮助我理清了艺术发展的脉络。尤其是东方艺术史,老师以诗文画作的形式,对艺术作品以思想史背景、艺术家地位和主张、作品的特点、绘画技法、经济关系和理论体系建立几方面的讲解,不仅对艺术作品有了深入的理解,历史知识、文学知识也有了拓展。这种授之以渔的教学方法,获益颇多。


在画室里画画

确实有鱼,还是锦鲤


Q

美院专升本的师资十分强大,谈一谈你印象最深的一节课或一次交流。

王洪婕:王春辰老师的讲座,以及摄影课邵巍老师的课程,使我对艺术创新和艺术生命有了进一步认识。阅读一些关于现代艺术作品的书籍和观展,从中体会和感受现代艺术作品的生命力和源动力。


当时感觉邵巍老师后面黑板,有点古斯基莱茵河的意境。


Q

美院专升本的办学理念强调“宽进严出”,作为学生视角,你的切身体验是什么?对你个人的学习发生了哪些具体影响?

王洪婕:切身体会是:严。考勤严格,上课严格,作业严格,考试严格。


学校的严格管理,是对教育的尊重,对师生的尊重。考试和作业确实对我们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特别是理解之后的进一步深入思考,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这对以后自己的艺术理念的构建,都是不可或缺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央美的学习,使我认识到,保持一颗谦卑的心,打破常规意识,跳出思维的桎梏。这个说的有点虚的话,最具体影响是,按照学校的要求,非常认真地完成各科作业,而且确实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逐步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我想,这可能会成为我日后创作作品的知识和灵感储备吧。


校园的日常:梵高的鸢尾花吧

孩子和妈妈在毕业作品前流连


Q

谈一谈中央美术学院哪一个地方最吸引你,它的哪些特质最让你喜爱?为什么?

王洪婕:最吸引我的还是学习经历,和年轻人一起上课、讨论、看展、复习,课后要看很多书才能完成作业,这样的经历蛮不错,挺酷的。


看春雨沥沥遍地落樱,看桃花怒放恣意纵情,看斑驳树影草木无声,看汗水挥洒青春飞扬。注册时按图索骥才找到的5号楼,现在变得那么熟悉,那么充满温情。



Q

这一段求学经历与你的想象中有哪些不同?有哪些预料之外的收获?

王洪婕:原以为在央美是得到绘画技艺上的提升,但学校设置的通识课程确实是意外之喜,收获很大。我想,我永远无法说哪个知识是不需要的,或是已熟知的,灿若星汉的人类文明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源头,也为个人带来无穷的艺术滋养。 


毕业展上作品,挺有哲学意味


Q

美院专升本的学习让你个人发生了哪些变化?对你未来的工作、深造与思想认识层面将发生哪些改变?

王洪婕:来到校园,就这么开始了。我在学习用艺术史的角度思考问题,认真思考传统和创新的关系,艺术需要突破,创新才是生命。这个问题,我以前从未认真思考过,我一直在惯性思维中思考,而艺术史告诉我们,世界上各种文明是在交流中互学互鉴,既促进各自发展,又取得共同进步。这是一种文明保持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也是整个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繁荣的秘诀所在(习主席的话)。


以终为始,以行为知。其实,人生很多重要的事情,在当时,它显得没什么意义,甚至还满是痛苦和挫折,只是,当有一天我们回首时,才会霍然发现,我们已经在那条路上走了很远,它带给我们的快乐和充实比付出多得多,这可能就是上天最大的馈赠和美意吧




赵 璞

美院专升本 书法学专业

从事化装设计十年有余

本科专业: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


Q

请介绍一下自己吧。

赵璞:我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从事独立化装设计师多年后,就职于国家大剧院担任化装监制。


主要化装设计作品有百老汇荒诞戏剧《明年此时》,王尔德讽刺喜剧《不可儿戏》,李思瑶戏剧作品《到月亮上去》,北京卫视综艺节目《跨界歌王》,中国梵呗文化《祈福中国梦▪吉祥中国音乐会》等。担任化装监制的剧目有话剧《基督山伯爵》,歌剧《党的女儿》,儿童剧《没头脑和不高兴》等。


参与国家大剧院,中国歌剧舞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圣地亚哥芭蕾舞团,慕尼黑特格纳国家歌剧院等顶尖艺术院团的五十余部歌剧、话剧、舞剧的化装相关工作。艺术实践涉猎广泛,化装设计和创作涉及歌剧、舞剧、话剧、电影、电视剧、广告及大型晚会。


Q

报考专升本的动力与原因是什么?选择中央美术学院专升本出于哪些考虑?

赵璞:我出生在甲骨文的发现地河南安阳,这在我们那是个大事儿,学校的活动常常去参观殷墟,长久的耳濡目染对古文字产生了兴趣,我觉得我一定会学习书法,只是没想到拖到了而立之年~


书法应该是可以用一生相伴的专业,两年半的时间很短暂,我想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只有跟对了老师,才能把眼界提高,领悟精神,之后再慢慢吸收。特别幸运,央美竟然招生了,我就果断的报名了。


Q

最期待哪门课程?最喜欢哪门课程?哪些课程与实践对你的帮助最大,让你获得了哪方面实质性的提升?

赵璞:最期待的当然是书法专业课了。徐涛老师和蔡梦霞老师为我们授课,徐老师讲经典书法作品,很幽默,课堂信息量非常大,同学们记笔记记到手软。蔡老师讲书法简史,一流的作品慢慢欣赏,三流的作品让我们快点看,常常引来一阵大笑。


Q

美院专升本的师资十分强大,谈一谈你印象最深的一节课或一次交流。

赵璞:我印象最深的是孙景波老师的一堂课,他从小热爱美术,经历了很多阴差阳错,才终于来到美院。青年时期几经生死,在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坚持画画,课上孙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他保存几十年的手稿,毫无保留的分享创作方法和思路。听孙老师的讲述特别感动,他对艺术的热爱和坚持,使我敬佩。


孙景波老师的课堂


Q

美院专升本的办学理念强调“宽进严出”,作为学生视角,你的切身体验是什么?对你个人的学习发生了哪些具体影响?

赵璞:“宽进严出”用在美院的办学理念里是谦虚了。开学没几天,已经有同学坚持不住退学,或不符合要求被退学。但是我觉得,严格才是对待一次新的求学历程应有的态度。老师那么认真,我紧张一点也是值得的。也让我体会到,全身心投入,会有心流的体验。


考前复习(图片来自闻樱同学)

考前复习(图片来自盛嘉倪同学)


Q

谈一谈中央美术学院哪一个地方最吸引你,它的哪些特质最让你喜爱?为什么?

赵璞:中央美术学院的图书馆和校园雕塑是最吸引我的,图书馆藏书丰富,学习氛围浓厚,环境开阔安静,能使我从忙乱的工作中抽身,静心学习;课余时间,经常和同学们去认识认识校园雕塑中的老先生们,读一读他们的生平,收获颇丰。


学校的图书馆


Q

这一段求学经历与你的想象中有哪些不同?有哪些预料之外的收获?

赵璞:课程的安排上比我想象中丰富,除了书法专业课程,还开设了绘画、视觉传达、摄影、建筑等相关课程,从认知层面有了很大提升,对创作素材的积累是很有帮助的,感觉我知识体系的小树正在建立,等树干长好,就可以生长出枝丫了。


Q

美院专升本的学习让你个人发生了哪些变化?对你未来的工作、深造与思想认识层面将发生哪些改变?

赵璞:长时间的工作状态使我收获很多经验,但也带来一些浮躁。通过在美院的学习,再次接触到沉淀的魅力,对过去视而不见的文字、建筑、标识、画作等,多了一层感知。



看过5位专升本同学的精彩分享

内心有一份“美院梦”的你

准备好加入2021年美院专升本了吗?

让我们一起践行“终身学习”吧!



最新英文国际月刊新鲜出炉

👇

免费订阅请主页对话框留言“订阅”


 CAFA ART INFO 

 英文版 


Facebook/Twitter

国际同步全部资讯

@CAFAartinfo

https://www.facebook.com/CAFAArtInfo

https://twitter.com/cafaartinfo

最新国际月刊已出

订阅请留言


版权声明:所有发表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资讯网CAFA ART INFO” 中英文版(http://www.cafa.com.cn) 及所属微信公众号“中央美院艺讯网”的内容均应受到国际版权条例的保护,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如需申请获得合作授权和内容转载许可,可后台留言“转载”,查看细则并留言联系,或邮件联系editor@cafa.edu.cn(中文)/artinfo@cafa.edu.cn (英文)。获得授权使用的转载,并注明“来源:中央美院艺讯网/CAFA ART INFO)。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或摘录编改文字和图片,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Copyright notice 

© CAFA ART INFO,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of the information in the various pages of CAFA ART INFO web site and WeChat is issued by CAFA ART INFO (http://www.cafa.com.cn) for public distribution. It is protected under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and under national laws on copyright. For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authorization and reproduction permission, please contact editor@cafa.edu.cn(CN)/artinfo@cafa.edu.cn(EN). Any use of information in the web site or WeChat updates should be accompanied by an acknowledgement of CAFA ART INFO as the source, citing the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URL) of the article. Unlawful copying and re-using parts of our copyright protected texts and images will result in legal action. 



微信公众号


CAFA ART INFO


新浪微博

中央美术学院艺讯网


专业学术角度

解读艺术发生


发布日期:2021-08-06

联系

招生咨询 +86-10-64771253
业务联系 +86-10-64771281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

版权所有 2010-2020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Copyright © 2010-2020 JXJY.caf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310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