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浏览《二○二一年成人教育招生简章》
2020年,专升本2.0版本正式“开启”。作为中央美术学院重启专升本招生后的第一批学生。这些在不同行业中各自发光,年龄不同、教育背景各异,早已经历过社会摔打的同学们,在互联网一片“躺平”“内卷”的声音中,仍旧怀揣“终身学习”的理想和对于美院的憧憬,期待在两年半的学习中追求更高、更好的自我。
与其他继续教育的环境不同,中央美术学院坚持“宽进严出”的办学理念。在这里,没有“混文凭”,也没有轻松就能实现的“美院梦”,只有一视同仁的明星教师,以及他们用硬核知识打造的专升本课程。为了帮助更多怀揣“终身学习”理念的人们了解美院专升本,我们邀请到5位2021级专升本的学生,分享他们在正式进入美院后的学习体会与切身感受。
在本期中,进行分享的是来自摄影专业的罗玉珊和建筑学专业的汤究达。一位是年轻的诗人,一位是班里的老大哥——参加工作近30年的上市公司董事。在花家地南街八号,惊喜、焦虑、失落与收获...一切都不乏可能。一起听听他们在追寻更好自我的道路上,有怎样的体会与思考。
罗玉珊
2021级专升本 摄影专业
诗人,影视编导
管理学、艺术学,本科双学位
Q
报考专升本的动力与原因是什么?选择中央美术学院出于哪些考虑?
罗玉珊: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主要是基于个人理念。我认为“终身学习”是非常值得提倡的理念。因为我们需要不断认识所处的世界,保持思考更应该成为一种习惯。我想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提出问题,答案由自己去寻找。而艺术教育则更严苛,因为艺术的本质是去伪、求真。在“知识分子”、“艺术家”这样的称呼听上去似乎变得略显“变味“的今天,我始终相信,一定还有一些人仍在无人角落默默坚持与求索。
偶然的契机令我们相遇,也相信在花家地八号能够遇见志同道合的师友,一起创作更优秀的艺术作品,表达我们对自我、对社会、对时代、对人生的理想与困惑。
美院里的白桦树睁着眼睛看世界
2021中央美院毕业作品展掠影,校园美术馆
图书馆2021中央美院毕业作品展,美术馆里的小小路人甲新入口
Q
最期待哪门课程?最喜欢哪门课程?哪些课程与实践对你的帮助最大,让你获得了哪方面实质性的提升?
罗玉珊:最喜欢的当然是专业课,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还有冯海涛老师的《东方艺术通识》也蛮喜欢。冯老师耿直、博闻又风趣,令人一节课都不想落下。然而成年人有成年人的苦痛需要煎熬,如果未来能将课程安排在非工作日更好,大家都需要恰饭嘛不是。
最期待的是摄影专业实践课程,希望能够扎实自己的摄影基本功。毕竟摄影是一门技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更新,迭代非常快。如果能够更好地了解摄影技术的原理,一定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实现天马行空的创意与想法。
美院的某个日落,有我喜欢的美术馆、图书馆,
还有能让人“升天“的吊车
Q
美院专升本的师资十分强大,谈一谈你印象最深的一节课或一次交流。
罗玉珊:王川老师的摄影课吧,希望未来学院可以更多地增加专业小课的频次与交流,实现学生与优秀专业老师之间的沟通。毕竟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美育”常有,“美美与共”更值得追求。如果能够让学生提供自己的作品与优秀老师深度探讨,相信教学成果一定会突飞猛进。当然老师的付出也需要被看见,也更应该被尊重、被敬仰。
Q
美院专升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宽进严出”,作为学生视角,你的切身体验是什么?对你个人的学习发生了哪些具体影响?
罗玉珊:确实能够感受到学生艺术水平与能力的参差。“宽进严出”体现了学院的胸怀博大,教育自当有教无类,无可厚非。我一直觉得艺术教育,本是“小众““精英”教育,毕竟优秀的苗子少见,但这并不代表艺术家的目光之所及仅仅是“小众“。我想一位优秀的作者、或者说艺术家,内心必然承担着无数对自我的解剖、对事物的洞察、对社会的责任、对人生的悲悯、对真理的窥探。
艺术行业的谋生与”学有所成“,均非易事。因此我想在对新人进行筛选的时候,是不是可以适当提高”门槛“,求精不贵多,以便更好地保证教育资源的充足与共享。
美院的路灯
圆圈里的灯泡形状好像一个小小宇航员正在仰望夜空
Q
谈一谈中央美术学院哪一个地方最吸引你,它的哪些特质最让你喜爱?为什么?
罗玉珊:美院的创作氛围很好,有一种站在校园里随意举目四望皆艺术(品)的“错觉“。随处可见的雕塑、垃圾堆上的垃圾总是留下莫名的书写、各系工作室总是有学生在做习作或创作作品、南门过道不停变幻的涂鸦……有时不经意经过会舍不得离开,沉浸在创作的氛围中是一种非常美妙的体验。
学院走廊放置的作品,
由口罩制成的《Breath is Touch》,非常喜欢
《我在美院观察垃圾的日子》
校园里车位上的“此处禁止停放车辆“,咩~
校园某个角落偶遇,科索斯看了都流泪的《两根木头》
此外,我觉得美院的老师都比较敢讲话,诚实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品质。而且老师对学生非常包容,总是鼓励学生坚持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学院的管理老师能够及时倾听学生的意见并进行调整。我想这些声音能够被听见、被重视,大多数时候并非一件易事。
图书馆有点令人生气,为什么周六日那么早闭馆呢?对于我们来说,周六日才是我们更发奋学习、扩充知识的黄金时段呀。有那么多的摄影画册等着我们去打开它们呢!
共享图书,知识共享
罗伯特·弗兰克《美国人》
Q
这一段求学经历有哪些意料之外的收获?
罗玉珊:意料之外的收获是发现学院的垃圾桶简直是宝藏。大家的作品创作后、撤展后,总是留下许多崭新、有趣的物料。垃圾桶周边经常随便一翻都是观念与材料,捡回去可以成为摄影道具或者新的作品物料。资源共享又环保。
《要有猫》之校猫打酱油
《我在美院捡垃圾的日子》,好像哪里不对
Q
美院专升本的学习让你个人发生了哪些变化?对你未来的工作、深造与思想认识层面将发生哪些改变?
罗玉珊:大概是钱包的余额变少了,开玩笑(不是)。主要是时间变少了,但生活更充实了,能够与优秀的专业老师进行交流,探讨自己作品进步的空间,希望未来还能一起策展,将创作的作品呈现在大众面前。这些想想都是令人幸福且期待的事情。
教室的标语,禁止“三缺一“,还差一个你
在美院的持续深造,让我更坚定了想成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的决心,毕竟能够与如此多的幽默可爱、真实超脱的老师成为朋友,必然是人生的幸事。
虽然人类渺小而卑微地存活于自然与社会,但仰望星空的梦想帮助我们更接近真理、而寻找伙伴是我们击败生来孤独的唯一可能。
人活着的体验,大于一切。
汤究达
2021级专升本 建筑学专业
央企所属香港上市公司高级董事
本科:中国人民大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
硕士研究生: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专业
Q
请介绍一下自己吧!
汤究达:我叫汤究达,继续教育学院建筑学专业2021级学员,年龄属于69后,算是班里的老大哥一类了,参加工作也快30年了。我的第一学历本科是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是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专业;现在一家央企所属的香港上市公司担任高级董事,从事投资管理工作。
Q
报考专升本的动力与原因是什么?选择中央美术学院专升本出于哪些考虑?
汤究达:报考专升本的原因最开始只是圆少年时想上中央美院学美术的一个梦想,离开学校好久了,想继续感受学校文化氛围并开阔一下眼界,毕竟艺术院校思考问题的角度是独到的,有其特色的,术业有专攻。同时自己在负责很多园区的建设和投资管理,也想从艺术思维的角度来思考工作中碰到的一些问题。
我的观展日常
Q
最期待哪门课程?最喜欢哪门课程?哪些课程与实践对你的帮助最大,让你获得了哪方面实质性的提升?
汤究达:可能因为我是学建筑专业的吧,我最期待的课程是央美开设的“建筑十讲”的课程。老师们结合自身的实践讲的建筑设计的不对称行性的分析课,让我感觉到了思维上有突破性,建筑设计上的对称是美,不对称也是一种美,打破了我对建筑欣赏的理解角度,同时改变了我思考问题的角度。可能从多方位、多角度才能思辨出问题的真正答案。另外刘延川老师的课能把严肃的建筑史编成一个个可爱的小故事讲出来,寓理于教,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Q
美院专升本的师资十分强大,谈一谈你印象最深的一节课或一次交流。
汤究达:专升本的师资十分强大是不言而喻的,像冯海涛院长、易英、徐涛、蔡梦霞等教授都是名师,但让我体会更深的是我们建筑专业的师资。建筑专业汇聚了像吴朝辉、陈海亮、徐丰、赵力群、杨凯、黄胤俊、佟晓威等一批留学世界著名的AA建筑联盟学院的学贯中西的中青年优秀学者,他们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能站在时代前沿给我们传授最先进的建筑设计知识和实操技能。让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建筑学专业还精心组织了一次party,在轻松的范围中大家像兄弟般一边喝啤酒,一边聊专业的问题,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总而言之,央美专升本的建筑专业是一个有特色非常吸引人的专业。
Q
美院专升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宽进严出”,作为学生视角,你的切身体验是什么?对你个人的学习发生了哪些具体影响?
汤究达:央美专升本“宽进严出”的教育理念,在我看来就是给人人都提供了一个学习艺术的机会,学习的权利是平等的,符合现代高等教育的理念和趋势,同时对自我来说更意味着要求严格自律和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Q
谈一谈中央美术学院哪一个地方最吸引你,它的哪些特质最让你喜爱?为什么?
汤究达:央美的每个地方都很吸引我,大到美术馆、图书馆,小到食堂和咖啡厅。图书馆的书籍汗牛充栋,环境安静舒适整洁,这给我们营造了一个非常舒适的学习环境。学校人文环境也是感觉非常舒适,每次在校园里散步看见爬满墙的爬山虎,主教学楼后面的翠竹,绿油油生机勃勃的,让人觉得每一天的日子都有奔头!
另外,在平常细节上看出央美的与众不同,食堂的勺子上也印着“中央美术学院”几个字,食堂桌子的挡板上也画着代表性的logo,比如思想者雕像,比如老央美的门楼,比如徐悲鸿雕塑和美术馆的logo等等……就连图书馆的书挡上面的镂空,看上去很简单,但是我知道那是央美之前的logo!可以说处处有艺术的氛围。
Q
这一段求学经历与你的想象中有哪些不同?有哪些预料之外的收获?
汤究达:通过在央美建筑专业的一学期学习,让我体会到建筑专业的学习不光是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更要求我们培养现代建筑设计的观念去理解现代建筑设计的内涵,从而创新我们的设计理念,为国家和人民服务,设计符合这个时代要求的伟大建筑。更让我觉得有意外惊喜的是,我们的建筑师资都有很多境内外实践经历,经典的案例讲授给了我们更多贴地气的感受。
Q
美院专升本的学习让你个人发生了哪些变化?对你未来的工作、深造与思想认识层面将发生哪些改变?
汤究达:通过在央美建筑专业的学习,让我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抓紧一切业余时间努力学习,积极和周围的同学交流以补己之短。加强了自己对时间的管理,提高了学习效率。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改变了过去的一些定向思维,培养自己从更高的角度,更多的维度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也期望把在央美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本职工作中,更好地指导地自己的实践。
未完待续
期待下一期
3位专升本新生的真诚分享。
最新英文国际月刊新鲜出炉
👇
免费订阅请主页对话框留言“订阅”
CAFA ART INFO
英文版
Facebook/Twitter
国际同步全部资讯
@CAFAartinfo
https://www.facebook.com/CAFAArtInfo
https://twitter.com/cafaartinfo
最新国际月刊已出
订阅请留言
版权声明:所有发表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资讯网CAFA ART INFO” 中英文版(http://www.cafa.com.cn) 及所属微信公众号“中央美院艺讯网”的内容均应受到国际版权条例的保护,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如需申请获得合作授权和内容转载许可,可后台留言“转载”,查看细则并留言联系,或邮件联系editor@cafa.edu.cn(中文)/artinfo@cafa.edu.cn (英文)。获得授权使用的转载,并注明“来源:中央美院艺讯网/CAFA ART INFO)。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或摘录编改文字和图片,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Copyright notice
© CAFA ART INFO,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of the information in the various pages of CAFA ART INFO web site and WeChat is issued by CAFA ART INFO (http://www.cafa.com.cn) for public distribution. It is protected under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and under national laws on copyright. For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authorization and reproduction permission, please contact editor@cafa.edu.cn(CN)/artinfo@cafa.edu.cn(EN). Any use of information in the web site or WeChat updates should be accompanied by an acknowledgement of CAFA ART INFO as the source, citing the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URL) of the article. Unlawful copying and re-using parts of our copyright protected texts and images will result in legal action.
微信公众号
CAFA ART INFO
新浪微博
中央美术学院艺讯网
专业学术角度
解读艺术发生
发布日期:2021-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