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央美·鲁信全国儿童美术书法作品大赛自2021年4月25日正式启动征稿工作以来,收到了全世界多个国家与地区小朋友们的稿件。在投稿稿件中,我们看到了很多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也感受到了小朋友们借助多样的艺术形式表达自我的愿望。
本届大赛的亮点之一是新增书法板块,组委会也在平台看到了很多书法相关的作品,那么,对于书法组5项主题大奖设置以及奖项背后蕴藏的历史故事,你是否想知道呢?带上你的好奇心跟我一起出发吧!
# 甲骨文奖 #
说起甲骨文,相信小朋友们都不陌生。那么甲骨文是怎样被我们发现的呢?
1899年在河南安阳甲骨文被发现,这不但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件大事,更对中国书法史研究具有深远意义。目前出土和收集的刻文甲骨约有15万片,单字总计约五千多个,有象形、指事、假借、形声、会意和转注字,东汉许慎所说的“六书”已经具备,为后世的汉字奠定了基础。
甲骨文已经是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时当商代后半期,在它前一定已经有了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有的学者认为在与夏并行的先商文化中就有了文字。除了甲骨文,在商代的陶片、玉石和青铜器上都发现过文字,以青铜器上的铸刻文字(称为金文)最为重要。商代文字是现代汉字的直系先祖,也是书法艺术史的开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金文之后又有大篆与小篆 ,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小篆的笔画、结构简易规范,形体规正、协调,笔势匀圆、整齐,偏旁也作了改换归并,字体、字形高度统一,且字数日增。与大篆相比较,这个时候的文字几乎已经完全没有象形文字的痕迹了。
本届大赛书法单个奖项里面,甲骨文奖是包含书体最多的一个,含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这也给小朋友们提供了广阔的书写空间,让孩子们尽情发
# 程邈奖 #
这个奖项是以秦代书法家程邈的名字命名。 相传他首先将篆书改革为隶书。
隶书是中国古代文字发展的分水岭,为行书、楷书、草书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宋刻大观帖中还收录有程邈书作《秦御史程邈书》。
关于程邈创隶书,还有一段很传奇的故事哦!相传程邈,因得罪了秦始皇,被关在监狱里。他看到当时狱官的么牌用篆书写很麻烦,就作了改革,化繁为简,化圆为方,又创立一种新的字体。秦始皇看了很欣赏,不仅赦了他的罪,还封他为御史,并将这种字体规定在官狱中应用。因为程邈是个徒隶,起初又专供隶役应用,所以把这一书体称之为隶书。这个故事可能有很大附会的成分。实际上正像书法的产生一样,隶书也是靠日积月累许多人共同创造的,程邈所作的大概是整理工作。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书法上称秦隶为“古隶”,汉隶为“今隶”。1975年12月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竹简千余枚,上为墨书秦隶。西汉时,书法中隶体的成分进一步增加。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画《老子甲本》已有了明显的隶意。
程邈奖设置的目的是要让小朋友铭记隶书的创造者 ,饮水思源,不忘初心,明确隶书的源流与发展方向。
# 钟繇奖 #
钟繇奖是楷书奖项,设置的目标就是要让小朋友明白钟繇在楷书这一书体中的重要性 ,那么钟繇是谁呢?为什么他会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如此之重要呢?
三国承汉,以隶为主而真、行并行,楷书业已兴起。由于曹操、孙皓等酷好书法,故魏、吴著名书家人数较多。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有魏国的钟繇。
钟繇,魏国人,字元常,颍川社(河南长葛)人,其“八分、正书、行书,皆世所喜”。传为钟繇所书的摹刻本《荐季直表》、《宣示表》,虽仍存隶书古意,却已是楷书的代表。其子钟会,字士季,真草效法钟繇,被誉为正书(楷书)之祖”。
钟繇在书法上的成就,一集前人之大成,二其刻苦用功。史载钟繇学书,不分昼夜,不论场合及地点,有空就写,有机会就练,几乎达到入迷的程度。据传晚上休息,就以被子作纸张,结果时间长了被子划出个大窟窿。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总之,钟繇在中国书法史上影响很大,他和东汉的张芝被人合称为“钟张”,又与“书圣”王羲之并称为“钟王”。他首定楷书,对汉字的发展有重要贡献,对于汉字书法的创立、发展、流变都有重要作用。
# 兰亭奖 #
提到“兰亭奖”的设置 ,相信大家都能联想起东晋时期书生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是所有习书人无法绕开的经典范本 。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王导从子,官至右军将军,史称王右军。书法初学卫夫人,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后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观览南北诸家名迹刻石,广学钟繇等所长,渐变古风被称作“草隶、八分、飞白、章、行备精诸体,自成一家法,千变万化”。
王羲之的成就之一是与从弟王洽变章草为今草,创造了韵媚宛转的书体新风,更重要的贡献在于变革楷书和行书,成为一代风范,后代奉之为“书圣”。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摹刻本极多,传世的尚有《官奴帖》、《姨母帖》、《奉橘帖》、《快雪时晴帖》及《乐毅论》、《黄庭经》等。王羲之第七子王献之,字子敬,官至中书令,与其父并称“二王”。王羲之将书法推至新高峰,为后世所崇尚,开启唐楷、行、草一代新风。
兰亭奖的设置旨在鼓励小朋友在行书上的学习,应以古圣先贤为楷模 ,将行书在当下环境中延续和发扬下去。
# 书谱奖 #
说起草书,那么自当不能不提孙过庭。他是唐代著名书法理论家,草书名家。孙过庭《书谱》,草书墨迹纸本,孙氏撰并书。作于垂拱三年(公元六八七年)。孙过庭撰写《书谱》一卷,于运笔详加阐述,故唐宋间亦称《运笔论》。《书谱》流传有绪,真迹原藏宋内府,钤有“宣和”、“政和”二印,宋徽宗题签,后归孙承泽、安岐、清内府藏,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宋《宣和和书谱》、米芾《书史》、明代《清河书画舫》等皆有著录。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书谱》不仅是中国书法史上一篇划时代的书法论著,还是草书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是书法艺术与书学理论俱隆的合璧之作。就其理论而言,他主要阐述了正、草二体书法,提出了“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著名书法观,见解精辟、言简意赅,为书法美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就其书法艺术而言,《书谱》直接继承了以二王为代表的魏晋遗风,而又不乏他的演绎变化,字里行间轻松潇洒,其“情动表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的论述,及“执、使、转、用”等书法技巧的探索,每为后代书家引用,别开一新境界,为唐人草书风范确立作出了很大贡献,历代皆给以很高评价,对后世影响深远。
书谱奖的设立,就是希望小朋友们以草书的杰出代表孙过庭为导向 ,不断努力,正如古人云:“求上则中”,一定要向超一流的目标去标榜学习。
千年书法,墨香瑰宝
了解完这些背后的故事
你是不是对书法有了
更为深刻的认知
那就带着这份新惊喜
在书法的世界中遨游、驰骋、嬉戏
以笔墨为媒
做好书法的传承吧!
点击下列图片参加大赛,开始艺术探险之旅!
阅读更多大赛相关讯息
统筹:苑鸣鑫
图文:要智海
编辑:肖 晨
发布日期:2021-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