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2021中央美术学院

“工·在当代”系列之 

“品·格——唐宋经典作品临摹研修周末班”第二期

火热招生中



周末,来美院品味唐宋生活。

绘画不必专业,

生活更应珍重。


绢素摩挲之间,有你渴望的诗和远方:

心手合一,

于物我两忘之境品味艺术,

于“尽精微,致广大”之中

一探古人的精神世界、

审美理念,

以此关照、

充盈自己的内心。



杜辉

从事医疗健康行业。



(滑动查看更多)

通过这次的进修学习,我了解到中国⼯笔绘画的美,不⽌在于感官所⻅的画⼯精堪,笔法严谨,张弛有度,还看到了画⼯笔画所需要的守静虔⼼以及精益求精的态度,把⽆形的理念变成有形的画作,表现出时代的精神和⻛⻣的能⼒。


△杜辉 《五马图》临摹 纸本水墨


对于现代超快节奏⽣活⼯作的我,感觉着实太难了。但从美院各位⽼师身上我看到了这些宝贵的精神,让我重新反思⼈⽣的意义,慢下来,静下来,虔⼼补⾜各⽅⾯知识能量,做⼯作也要秉承这种严谨的态度。


△杜辉 《猎犬图》临摹 绢本设色


虽然最后我对自己画的还不是很满意,但我能⽤这种感觉去欣赏到世间万物的美,感悟⽣命的真谛。



康琪

80后,⾃营⽂化艺术公司。



(滑动查看更多)

⼯作的原因经常游历观摩各类重要艺术展览,对中国传统诗书画印尤为喜爱。通过⼀学期的熏陶学习,对⼯笔画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了解和技艺提升,⼿头的功夫源于对所表达意境的深刻理解,所谓“意在笔先”。

临摹经典更须体会古⼈作画时的⼼思,全神贯注且如履薄冰,细腻缜密⼜笔意放松。⾛⼼,⽅能完成⼀幅雅致灵动的画作。 


△康琪《花篮图》临摹 绢本设色


画⼯笔画如⼀场修⾏,每⼀个步骤,每⼀次等待的过程,都是⼀种⾼级地享受,成为我⽣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愿,你我同⾏。


△康琪《千里江山图》局部临摹 绢本设色



李楠

曾就职互联⽹公司任职公关总监,负责过⽹易云⾳乐,有道词典等产品的新闻传播及推⼴。



(滑动查看更多)

 学⼯笔画缘于单纯的兴趣爱好,希望在离开⻓久以来的⼯作环境后,可以重新开启⼀个和⾃⼰相处的⼀⽅天地。 


△李楠《牡丹图》临摹 绢本设色


⼯笔绘画的学习,让⾃⼰有发现新天地⼀样的欣喜,⼈物画⾥的三千发丝,⼭⽔画⾥的⼗⾥⽔纹,⾃⼰真正提笔勾画起来,就忽然能够明⽩“独⽴守神”的意境,是很治愈的⼈我两忘境地,让⼈⼼静宁⼼,也从古⼈⼯笔⾥⽆丝毫轻忽,没有⼀点⼀划败笔中体会到古⼈绘画的⼯致标准。也学会尝试努⼒⽤这样的标准要求⾃⼰在以后的习练中。

 很开⼼在美院学习有这么多难得的收获,也是⾃⼰把⼀段旅程画在绢素,记⼼间的纪念。


△李楠《千里江山图》局部临摹 绢本设色



刘硕颖

从事记者行业。



(滑动查看更多)

平时的⼯作主要是出差、写稿⼦,闲暇时候喜欢画画。学习⼯笔画之前并不认为⾃⼰可以画⼯笔画,因为性⼦偏向于急。后来神奇的发现,并不是因为性格慢才适合画⼯笔画,⽽是画了⼯笔画能让⾃⼰慢下来。 

从绷绢到上⾊,学习⼯笔,我知道了⼯笔画的流程,是严谨的步骤,和每⼀步“少量多次”的叠加,然后在时间的⻅证下,绢和颜料互相渗透,形成了画⾯最后的感觉。


△刘硕颖《芙蓉出水图》临摹 绢本设色


在学习过程中,最感谢的是⽼师们能够及时⽽细致的指出我画⾯的问题和闪光点,让我在⾃信满满的成就感中⼜能得到宝贵的建议。


△刘硕颖《千里江山图》局部临摹 绢本设色


画⼯笔画对我来说是⼀个让⾃⼰可以慢下来的窗口,更多关照我的内⼼并把那种平静和缓慢表达出来。



王飞宁

资深编辑

曾策划出版《⼤拙⾄美》《梁》《古拙——梁思成笔下的古建之美》《梁启超家书》《敦煌——常沙娜笔下的敦煌之美》《周恩来最后600天》等畅销书。 



(滑动查看更多)

在进⼊美院学习之前,我从来没有学过绘画,就是天性使然,喜欢画画。栗⽼师总是对我说,“慢下来,多体会这些微妙的地⽅。”“微妙”这个词总是萦绕在我的脑海⾥。

毕业之后,我⽐原来更喜欢画画了,在临摹⼀些古⼈的绘画时,真的体会到了很多古⼈笔墨的精微之处,原来⼀幅画⾥的细节是如此丰富,这是从前的⾃⼰从来没有感受过的。


△王飞宁《五马图》局部临摹 纸本水墨


我⾃⼰本身从事的是编辑职业,以后也不会往绘画的专业上发展,但是这⼀次的学习对我⽽⾔,真的特别美妙,怀揣着⼀颗简单的⼼来体会中国的⼯笔画之美。

⼤概⾃⼰以后再也不会觉得孤独和没事可⼲了,因为总是有画画这件最美好的事可以做。


△王飞宁 山水小品临摹 纸本水墨


⼤概⾃⼰以后再也不会觉得孤独和没事可⼲了,因为总是有画画这件最美好的事可以做。



上一期的学员通过在课程中的学习,

纷纷发表感想。

他们表示不仅了解到中国⼯笔绘画的美,

丰富了自己的兴趣爱好,

还通过严谨的工笔画临摹实践

获得了宁心静神、怡然自得的精神体验。


无论来自哪一领域的研修学习者,

都可以通过学习工笔,

让自己慢下来体会古人的风物,

涵养精神的愉悦。






2021中央美术学院

“工·在当代”系列之 

“品·格——唐宋经典作品临摹研修周末班”第二期

火热招生中



课程亮点

通过对名作的创作背景分析、

绘画语言学习、

思维逻辑梳理品鉴盛唐,

  格致两宋。

该课程将侧重从

文化与技法两个层面

解决学员的实际问题,

使他们真正地打入传统,

并获得打出来的信心。


具体设置如下:

 1、敦煌壁画临摹与研究

2、宋画工笔花鸟小品临摹与研究

3、《簪花仕女图》临摹与研究 

4、马远《水图》临摹与研究


教学组织 

由中央美术学院骨干教师

及特聘专家团队负责教学


学制

周六周日学习

2021年3月20日—2021年6月27日,

隔周上课

共计16天,128课时


 教学地点

中央美术学院本部(花家地校区)


报名咨询与联络

栗老师 18132312876

136767118@qq.com


亦可识别微信二维码,

进行在线沟通








 
查看招生简章详情 

(识别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查看)









往期回顾




“工·在当代”系列之 “品·格——唐宋经典作品临摹研修周末班”(第二期) 



传移摹写 品味唐宋 |“品·格——唐宋经典作品临摹研修班”招生简章(第一期)



传移摹写·璧上丹青——敦煌壁画摹写课程作品展示



传移摹写 · 壁上丹青



传移摹写 · 品味唐宋



图文来源:当代工笔教研室


统筹:苑鸣鑫

编辑:王艺霖


查看招生简章详细内容


发布日期:2021-02-23

联系

招生咨询 +86-10-64771253
业务联系 +86-10-64771281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

版权所有 2010-2020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Copyright © 2010-2020 JXJY.caf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310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