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图片

教学



        本课程通过素描的绘画形式,以对空间、静物及石膏的写生为基础,使学员系统的了解对画面塑造的完整表达,同时针对不同学员的艺术特点帮助其找到自己的观察视角、绘画语言及艺术表达方式。整体教学以传统的具象表现为基础,在实践过程中强化观察能力及表达能力,培养学员基础的艺术审美能力及契合个性特点的绘画语言,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将绘画表达及审美素养应用到日常生活及学习当中。


图片

 课 程 概 述


构图-空间的解构与重组

疏可跑马,密不透风

‌通过对现实场景的观察,从空间分割到层次递进,运用点、线条和块面的单色表现形式,在画面中‌进行重组和布局。掌握并实现画面具有审美性的规律和节奏,呈现完整且和谐的图像作品。

图片

《夜莺》,爱德华·霍珀,1942

图片

《圣玛丽·德拉梅尔街道》,文森特·威廉·梵高,1888

图片

《夜晚咖啡馆》,文森特·威廉·梵高,1888

图片

《工作室》,安东尼奥·洛佩斯·加西亚,1970


画面是窗口,更是舞台。

用“视平线”作为空间锚点,通过物体叠压、大小渐变构建深度。

探索俯视、仰视等非常规视角的戏剧性表达

图片

《圣拉扎尔车站》,乔治修拉,1886 - 1887

图片

《夜间咖啡馆》,文森特·威廉·梵高,1888


静物-物质的触觉翻译

静物写生的训练不仅是对形体结构的理解与表现,更多是从认识不同自然物本身的特性、功能及其内在结构,在绘画表达上结合主观认识去区分其质感并赋予其符号特征。

图片
图片

《玻璃杯中的花束》,安东尼奥·洛佩斯·加西亚

图片

《苹果与橘子》,保罗·塞尚,1899


创作-自由的造型诗学

当规则内化为本能时,画面便开始呼吸。

从叙事、情感及现实多角度的主题上进行创作表现,结合对物体本质的理解和主观提炼,逐步掌握画面构成的核心要素。

“写生不是复印,而是与万物的对话,是自然与想象的化合反应”

图片

《大鱼吃小鱼》,彼得·勃鲁盖尔,1557

图片

《嫉妒,最可怕的瘟疫》,彼得·勃鲁盖尔,1564

图片

《人间乐园》(局部),耶罗尼米斯·博斯,1490-1510

图片
图片

//

图片

课程资讯

图片


授课时间:

2025年9月——2026年1月

每周二、三、四18:00-21:00

190课时(授课学时130,辅导学时60)

报名要求:

个人近期作品5幅(含临摹、写生及创作)。要求:作品jpeg格式,文件大小不小于5M,要能准确还原作品色彩、细节,且无PS合成。

上课地点: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中央美术学院

咨询电话:

焦老师 15210690619(微信同号)

邮箱:

jiaoyunsi1108@163.com

报名截止:2025年9月3日

结业成果:

学习期满后,成绩合格者由学校统一颁发《中央美术学院短期研修证明书》。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图片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非学历教育项目

课程实时更新,请及时关注


图片
图片

统筹:苑鸣鑫

审校:温粟媛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查看招生简章详细内容




发布日期:2025-08-30

联系

招生咨询 +86-10-64771253
业务联系 +86-10-64771281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

版权所有 2010-2020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Copyright © 2010-2020 JXJY.caf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310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