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
绘画语言
绘画是图像艺术,不论具象绘画或者抽象绘画,画面中的图形是我们识别每件作品最重要的因素。在当下的数字图像时代我们更多的方式是通过电子图像来感受不同的绘画作品,图形这一要素是获取作品信息、分析作品表达最重要的依据。通过数字传播手段我们可以便捷的欣赏古今中外任意一件绘画作品,也可以看到同一时间正在全球各地展出的最新创作的绘画作品,绘画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瞬时传播时代。
左右滑动
绘画走出了工作室、画廊、美术馆、博览会,基本实现了无障碍的传播与观看,但我们看到的不是完整的绘画,绘画在数字传播中缺少的就是物质性。这个物质性有绘画作品本身材质的物质属性,更有人直面作品时两者之间的空间物理属性。我们直面作品的现实和现场是完整感受和欣赏绘画的先决限制,也是绘画这门艺术不可代替的特殊属性(有鉴于当下的虚拟现实的感官体验程度)。
绘画从承载物来讲有木板、土、布、绢、纸以及金属等一些新的材料;绘画的媒介涉及蛋液、明胶、漆、油、酪素、化工合成媒介(丙烯);绘画的颜色从色粉(矿物,植物)、人工合成色粉(高温玻璃釉)到人工合成的的管制颜料(油画,国画,水彩,丙烯,油漆)等。这些材料的不同组合形成了绘画的诸多语言表现种类:坦培拉、(水性油性混合)西方湿壁画、中国传统壁画、油画、中国绢本绘画、中国纸本绘画、纸本水彩、丙烯绘画等。这些绘画语言兼具各自不同的表现方法和文化属性以及各自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物质属性的审美区别。
坦培拉绘画的经典与传承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传统壁画与当代创新
绢本绘画的传统与当代
水彩的中西与古今
水墨的传承与试验
丙烯语言的丰富表达
绘画的特质除了图形表现也就是艺术家的各自艺术特点之外,还有一个同等重要的因素就是绘画表达的物质属性。因此在一学年的高研班学习中我们坚持的教学培养目标就是要使学员了解且掌握绘画中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物质表达语言和方法,知道绘画物质性的区别和魅力以及这些特质生成所涉及的地域文化和审美的区别与联系。我们的课程选择兼具东方、西方传统与现代绘画语言的比较研究,学习目的旨在区别中寻找共性,在传承中寻找融合与突破。
一学年的课程涵盖:东方绘画语言——《中国传统壁画现状摩写与材料拓展》、《绢本绘画研究与创作》、《纸本水墨研究与创作》;西方绘画语言——《坦培拉绘画研究与创作》(水性坦培拉,油性坦培拉,酪素坦培拉)、《纸本水彩研究与创作》;当代绘画语言——《丙烯绘画研究与创作》。此外还有一门特色课程《摄影与绘画的比较与转化》,它的目的是帮助学员们在读图时代认知清晰绘画的可能性以及拓展一种图形表达的摄影语言。
部分上课场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绘画语言的学习是对技术的训练与培养、对材料的熟悉与掌握、是对艺术史与审美的完善与提升、更是对个人艺术表达的筑立建构。在新的数字图像时代积极的寻找绘画发展的途径需要重拾对绘画语言、对材料物质属性的研究与实践,需要深入了解、继承优秀的传统绘画语言,更需要融合与创新,需要出现新的物质属性和审美发展。
欢迎大家一起来研究绘画语言,拓展、丰富绘画独特的物质属性。
02
课程资讯
一、项目名称:中西绘画语言比较研究项目
二、授课时间:2025年9月——2026年6月,720课时(授课学时360,辅导学时360)
三、教学地点:中央美术学院望京校区
报名与咨询:
欧阳老师 13911708271
邮箱 oyq0179@sina.com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直达2025《中西绘画语言比较研究项目》招生简章
"中华美育行"社会美育行动计划课程
课程实时更新,请及时关注
CAFA SCE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中华美育行”社会美育行动计划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积极践行美育服务大众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的核心精神为引领,充分发挥部属院校的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为践行中央美术学院“中华美育行”提供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方案。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中华美育行”社会美育行动计划由中央美术学院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为央美美育精神的传播和推广贡献智慧和力量。
统筹:苑鸣鑫
审校:温粟媛
直达招生简章
发布日期:2025-05-26
联系 招生咨询 +86-10-64771253 业务联系 +86-10-64771281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
推荐站点 美术馆 图书馆 艺讯网 基金会 国际学院版画联盟 央美国际预科
办公室 党建 校友 学历教育 研修 线上展厅
版权所有 2010-2020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Copyright © 2010-2020 JXJY.caf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310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