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画高级研修班》福建写生记录
鹭岛厦门,百卉芃芃,园林植物园作为国家五A级景区,10000多种亚热带植物为写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国画高级研修班》的师生们从北京出发,一路行进,开启今年的春季写生之旅。此次行程以厦门园林植物园写生为主,穿插探访古老建筑土楼,感受闽南的自然风物与历史文化。14天的时间里同学们将眼中所见与心中所感统一起来,笔耕不辍,体悟笔墨的意趣。
写生导师:林永潮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厦门书画院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国家一级美术师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院硕士生导师
福建省美协花鸟画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厦门市美协副主席
厦门市拔尖人才
作品多次在全国性展览中获奖
作品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展
出版画册专著6部
01
写生的价值
meaning of observasional drawing
START >
记者
写生在您的艺术创作过程中,所占的比重有多少?关于写生,您最难忘的体会和收获是什么?
林永潮
我的艺术创作过程中,写生的比重占到一半左右,应该是比较大的。而且我认为好的写生作品本身就是创作,现场写生感受加上精彩的提炼,往往能成就有灵感而且生动的作品。
写生是创作素材的来源,也是创作灵感的来源。在面对大自然的花卉写生当中,我感触最深的是来自自然的勃勃生机,丰富多彩,变化无穷。无论是面对一棵百年老树,或是一株草本的小花,只要你静下心来,观察,凝望,粗糙的树皮,薄嫩的花瓣,都可以触及质感,动笔描摹,都可以是一次倾心的对话与交流,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在美院上学的时候,我们每学期都有一个月的外出写生课程,也是我们最期待的课程。主要是当时也年轻,都希望能到外地走走看看,觉得既开眼界又好玩。美院的先生们也都很热爱写生,基本是白天带我们一起画写生,晚上聚在一起看作业,点评。写生课程结束基本都是每人画满一到两本速写,回美院可以办个很好的写生作品展。
最难忘的写生课经历应该是跟随田黎明老师到甘肃采风写生,兰州到敦煌,过河西走廊一线。西北风光,真是天苍苍野茫茫。敦煌古老而神密,月牙泉如玉镜般神奇的镶嵌在鸣沙山下。最让我震撼的是敦煌石窟中的白描千手千眼观音像,真是一眼千年,也进一步燃起我对中国画白描艺术的热情。所以写生不只是技术的练习,也是开阔眼届,体验生活。这次的厦门写生课程,我们也特意安排学员们参观了解厦门鼓浪屿等著名景区,做到既学习了知识,练习了写生技巧,也开阔视野,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享受过程。
林永潮教授作品
02
福建写生小记
record of painting in Fujian
START >
记者
《国画高级研修班》写生为什么选在植物园呢?
林永潮
厦门植物园的地理位置好,是全国唯一一个在市中心的植物园,占地面积大,相当于四个鼓浪屿,依山面海。40余个专类园区囊括6000余种植物,很多都是从世界各地引进的,在国内很少见到。厦门的海洋性、亚热带气候很适合亚热带植物生长,包括雨林植物、远古蕨类植物等,非常有特色,为写生提供了丰富的自然素材;厦门气候条件好,尤其是在5月之前和9月之后,四季如春,非常适合户外写生。
林永潮教授在专属教室为学员示范讲解
厦门植物园
记者
对于高研班的学员来说,写生训练可以解决哪些问题?部分学员是第一次外出写生,您如何引导他们?
林永潮
对于高研班学员来说,写生训练首先可以培养观察力,培养在生活中注意观察的习惯和精细观察的能力,也教会学员学会取舍。其次可以加强造型能力,特别是中国画以线造型的能力,了解基本的组合,构图规律,并学会灵活运用,为中国画创作打下基础。
通过这两周的写生实践,感觉同学们进步还是很明显,可以说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很好的教学成果。从一开始的不会,不敢写生,到掌握写生方法,技巧,再到主动寻找写生对象,有感而发,画面的组合构成也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自信。
林永潮教授为《国画高级研修班》学员示范讲解
记者
本期写生课程具体如何设置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林永潮
本期写生课程的设置是以实地对景(花卉)写生、教师示范、现场教学为主,写生课由简入繁,从单枝花到多枝花,再到不同花卉组合的尝试,中间结合构图规律的讲解。在每周写生结束后,还会收集每位学员的写生作品,进行统一的点评讲解。
这样的课程安排主要是根据课程的时间、学员的情况和教学场地的特点来安排的,目的是为了能在两周时间内,让学员能够既快速又扎实的掌握中国画花卉白描写生的基本技法,结合写生,了解中国画的观察特点和构图规律,为后续中国画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两周其实是非常紧张的,而写生训练除了掌握正确的方法,是要通过大量的实践写生练习才能有质的提升,所以课程安排以写生实践为主。
研修班学员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但他们的学习态度认真自觉,综合素质高,理解能力强。通过一对一的写生示范、讲解,答疑解惑,加强写生练习,进步很快,教学效果很好。
继续教育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冯杰、林永潮教授
为学员作品点评
03
眼之所见 心中所感
works and feelings
START >
2025《国画高级研修班》学员 谢婷
谢婷
如今很多事都能交由AI替你完成,但AI不能代替你活着,不能代替你的体验。而写生正是五感与自然的深度链接,是一种沉浸式的审美体验。
在厦门的两周,白天在植物园写生,林老师带领着我们观察、感受,依据每个人不同的个性,指导我们将看到的、感受到的进行整合、取舍,变成我们自己的画面。林老师超级会鼓励人!不论画成什么样子,他都能找到你自己可能都没注意到的优点,夸到本来觉得画不下去的你瞬间觉得自己又行了!本来还有点儿不好意思在大庭广众之下画画的我们也完全不在意别人的眼光了!我们就这样一天天开开心心的进步着。
晚上离开植物园,我们从与厦门花草的深度链接模式切换到与厦门美食的深度链接模式,从街头吃到巷尾。不得不说,厦门也太好吃了吧!
周末,班主任范老师领着我们逛南普陀、鼓浪屿、永定土楼,和老师同学一起真的超开心!这样的写生课,这样的美好体验,还想再来一次!
写生白描 谢婷
食在厦门
2025《国画高级研修班》学员 何冲
何冲
厦门植物园就像个天然画室,走进雨林区和多肉植物区,一眼就能看到内地少见的旅人蕉、龙舌兰。旅人蕉的叶子又宽又大,龙舌兰的叶片带着尖刺,满满的热带感觉。阳光透过叶子照在纸上,随手画几笔,都觉得画面里充满了生命力。植物园里的专用教室很宽敞,落地窗前有绿植轻轻晃动,每天我们都早出晚归,有时候画到傍晚,林老师每天都陪着我们一起画,还在教室里很认真地给我们示范,挨个指导我们,在我们的画上一笔一笔的修改。看着同学们一天天进步,笔触从生硬变得流畅,画面越来越生动,大家都特别开心。
鼓浪屿的海特别有感觉,像是会动的画布。早上有薄雾的时候,海岸线模模糊糊的,远处的船和建筑都看不太清;傍晚太阳把整个琴岛的建筑都染成了金色,坐在海边听着海浪声,连空气里都带着股咸咸的、甜甜的味道,让人特别有灵感。
这次写生不仅让我画了很多喜欢的植物,更难得的是和老师同学在一起专注画画的时光。每天看着植物园的植物在光影里变化,听着鸟儿在枝头歌唱,让我觉得画画不再是孤单的事,而是一群人一起记录美好、互相鼓励的过程。这样的经历,会一直留在我的回忆里。
写生白描 何冲
2025《国画高级研修班》学员 文诗
文诗
这是我第一次写生。本来就是半路出家,没有专业训练,在期待和忐忑中开始了写生课。果然第一节课,就有了丢丢的挫败感。对着摆放在桌上盛开的、对我们笑脸相迎的蝴蝶兰,根本不知道怎么下笔画,画出来就像儿童卡通画,幼稚、笨拙,难言的挫败感涌上心头。林永潮老师带着我们分析花朵的结构以及花杆的穿插,做示范讲解,并逐个针对每位学生的问题做示范讲解修改。完成第一张画稿后,就跃跃欲试期待第二天的写生了。
之后几天,我们徜徉于花儿们中间,与花儿们温情对视,两不相厌,百看不厌。海棠花、扶桑花、杜鹃花、茶花、绣球花、非洲芙蓉花、地涌金莲、三角梅…,在我们的注视下,都分散化解,又聚合在我们的画稿上,被我们带回了北京,印在了我们的心里。
这次写生收获太大了!我们学会了观察分析植物、花朵、叶片的结构,初步学会了用笔表达植物花朵的生命状态。喜欢这种用手中笔,借助植物花朵这种外在物像,表达自己的审美理念的方式。虽然只是刚刚开始,但有信心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抛开纷扰,回归自己。
写生白描 文诗
2025《国画高级研修班》学员 毕春梅
毕春梅
此次写生让我体会最深的一点就是:我行!我能行!在绘画领域完全属于门外汉的我,通过写生训练以及老师的细心指导、点评,把自己的所见所识表达在纸面上,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一件事,我却完美的完成了。它也为我的人物写生打下很好的基础,提升了创作能力。以前我从未尝试过的造型,甚至觉得看着实物去画是不可能的,但实际去做了之后发现还是可行的,这极大的增强了我的信心。
高研班的教学非常严谨,写生期间每周我们都会进行总结,林老师会就同学们的练习一一进行点评,让同学们知晓自己的问题并改善。教学也不仅仅是单纯的临摹,而是融入了创作的元素。林老师会指导我们如何构图让画面更美观,会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喜好,以及当前的画面布局,给出具体的建议。
每一个学员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绘画技法上取得质的飞跃,每天6小时“不动窝”的写生,没有一个同学叫苦喊累,大家兴趣盎然,乐在其中,一开始两天才能画一张,到最后每个人都能一天画一张。克服对写生的惧怕,每个人都能画出自己心中最美的花。这是我的第一次写生,我因这一次的经历而爱上写生。它不仅锻炼了我的观察、领悟、表达事物的能力,也给了我继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写生白描 毕春梅
中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写生是践行这一理念的直接途径。通过观察自然山川、草木鸟兽,体会中国画对自然规律的提炼,真正领悟传统绘画精神。中国画写生不仅是技法训练,更是文化传承与精神滋养的载体,它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培养“以心写形”的能力。愿我们在这水墨流淌间,始终保有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与热爱,让传统之韵在笔尖生生不息。
写生精彩回顾
本文部分图片由《国画高级研修班》学员提供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直达2025《国画高级研修班》最新招生简章
"中华美育行"社会美育行动计划课程
CAFA SCE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CAFA SCE
“中华美育行”社会美育行动计划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积极践行美育服务大众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的核心精神为引领,充分发挥部属院校的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为践行中央美术学院“中华美育行”提供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方案。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中华美育行”社会美育行动计划由中央美术学院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为央美美育精神的传播和推广贡献智慧和力量。
统筹:苑鸣鑫
编辑:温粟媛
视频:海潮小助手
发布日期:202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