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库尔贝
名称:源头
材料:油彩
年代:1868年
约翰·伯格在《观看之道》中提出:观看先于语言。儿童先观看,后辨认,再说话。
这也为西方文化中“视觉中心论”的观点提供了理论支撑。所以,观看的角度,决定着艺术家绘画语言的表达内容。我们围绕着“人”这个主题,去观看,去描绘,角度的选择十分重要。
作者:徐悲鸿
大部分艺术家都习惯于描绘人物的正面或侧面,但人物的背影具有东方的含蓄,西方的隐喻和神秘的表现力。要想表现出人物背影所蕴含的这些特点,必须要了解背部的骨骼和肌肉结构对于人物素描和绘画的关系。
背部骨骼与肌肉
图片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素描60年》
如何将背部艺用解剖的形态和运动进行系统的学习?
艺术家应该如何将背部的骨骼肌肉运动原理和的表现方法相结合?
骨骼结构:
1. 脊柱:是背部的中心骨骼,由一系列椎骨,包括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五部分组成。
- 颈椎:支撑头部,允许颈部的灵活运动。
- 胸椎:与肋骨相连,形成胸廓,保护内脏。
- 腰椎:是脊柱中最粗大的部分,支撑上半身的重量。
2. 肩胛骨:位于背部上部,与锁骨和肱骨相连,形成肩关节,允许手臂的广泛运动。
3.肋骨:共12对,与胸椎相连,构成胸廓,保护胸腔内的器官。
作者:拉斐尔
肌肉结构:
1. 斜方肌:是背部最大的肌肉,从颈部延伸到中背部,负责肩胛骨的上提、下压和向后拉动。
2. 背阔肌:是背部的大块肌肉,从腰椎延伸到上臂,负责上臂的内收和旋转。
3.竖脊肌:一组沿脊柱两侧纵向排列的肌肉,负责支撑和伸展脊柱。
4. 肩胛提肌:位于颈部和上背部,负责提升肩胛骨。
5. 菱形肌:位于肩胛骨和脊柱之间,帮助稳定肩胛骨。
6. 小圆肌和大圆肌:位于肩胛骨周围,参与肩关节的运动。
7. 棘上肌和棘下肌:位于背部深层,协助控制肩胛骨。
8.多裂肌和半棘肌:位于脊柱深层,负责伸展和稳定脊柱。
图片来自列宾美院
男性和女性背部在解剖学上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在绘画和人物造型中尤为重要。以下是一些关键点,概述了男性和女性背部的主要区别:
1. 肩部宽度:男性的肩膀通常比女性的宽,男性的肩膀宽度比女性大约1/3,这导致从正面看时,男性和女性的大腿位置一致,但从背面看,男性的臀部下端更往下。
2. 背部肌肉:男性的背部肌肉,特别是背阔肌和斜方肌,往往比女性的更为发达和明显。女性的背部肌肉相对平滑,线条更柔和 。
3. 腰部位置:女性的腰部位置相对较高,而男性的腰部位置较低,通常在肚脐的位置或稍低 。
4. 腰线形态:女性的腰线在向内收到接近臀部时会再水平向外扩,形成"X"型,而男性的腰线则向内收到臀部后趋于直线 。
5. 骨盆形状:女性的骨盆比男性更宽且更外突,这影响了腰部的曲线和整体的背部轮廓 。
6. 背部轮廓:从整体轮廓上看,女性的背部呈现正等腰三角形的形状,而男性的背部呈现倒等腰三角形的形状 。
作者:克里姆特
在素描和绘画中的应用
- 表现形态:了解骨骼和肌肉的形态,可以帮助你更准确地描绘背部的轮廓和形状。
- 表现动势:肌肉的收缩和放松会导致背部形态的变化,这对于表现动态姿势至关重要。
- 表现光影:肌肉和骨骼的结构会影响光线在皮肤表面的投射,从而影响阴影和高光的形成。
- 表现质感:肌肉的紧张和松弛可以影响皮肤的纹理和质感,为素描增添真实感。
通过深入理解背部的骨骼和肌肉结构,你可以在作品中更真实、更生动地表现背部的复杂性和动态美。
图片来自列宾美院
表现背部肌肉的动态变化是人物素描中的一个高级技巧,以下是一些方法和步骤,可以帮助你通过素描来捕捉和表现背部肌肉在不同姿势下的动态变化:
1. 观察和分析:
- 在开始素描之前,仔细观察模特的背部肌肉在当前姿势下的状态,分析肌肉的拉伸、收缩和位置变化。
2. 确定姿势:
- 确定模特的姿势,理解这个姿势对背部肌肉的影响,特别是脊柱的弯曲和扭转。
3. 绘制轮廓:
- 用轻柔的线条勾勒出背部的大致轮廓,包括脊柱、肩胛骨和臀部的位置。
4. 理解肌肉解剖:
- 根据背部的动态姿势,理解哪些肌肉群受到影响,以及它们如何变化。
5. 表现肌肉张力:
- 在肌肉紧张的区域使用更暗、更密集的线条和阴影来表现肌肉的张力和隆起。
6. 使用明暗交界线,阴影和高光:
- 利用明暗交界线,阴影和高光来表现肌肉的起伏和立体感,强调肌肉在不同姿势下的形态变化。
7. 线条变化:
- 使用不同粗细的线条来表现肌肉的轮廓和表面纹理,线条的强弱可以反映肌肉的张力。
8. 动态线条:
- 使用流畅的线条来表现肌肉的动态变化,线条的方向最好与肌肉的拉伸方向一致。
9. 透视和比例:
- 保持肌肉的透视和比例正确,确保肌肉的大小和位置符合人体的正常解剖结构。
10. 逐步细化:
- 在基本轮廓和主要肌肉群确定后,逐步细化肌肉的细节,包括肌肉的分界线和表面纹理。
11. 反复比较:
- 在绘画过程中,不断比较各个肌肉部分的明暗和深度,确保画面整体和谐。
12. 使用辅助工具:
- 可以使用橡皮擦、可塑橡皮或其他工具来修改和强调素描中的某些部分。
13. 整体观察:
- 定期后退,从远处审视你的作品,检查整体的动态表现是否自然和协调。
14. 个性化表现:
- 在掌握基本技巧的基础上,尝试加入自己的风格和表现手法,使素描更具个性和表现力。
15. 持续练习:
- 通过持续的练习,你可以提高对背部肌肉动态变化表现的理解和技巧。
表现背部肌肉的动态变化不仅仅是复制你所见,更是理解和表现肌肉在不同姿势下的形态和张力的过程。通过观察、理解和表现光影的变化,可以有效地在素描中创造出肌肉的动态效果。
图片来自网络
绘画中的后背不仅是对人体形态的一种探索,也是艺术家情感和技巧表达的一种方式。通过对后背的深入观察和精心描绘,可以创作出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和艺术表现力的作品,同时也用背部来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绪状态。
课程概括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的骨骼、肌肉、体表形态、人体动态等与造型有关的一门学科,是认识人体,塑造人物形象,解决人物素描问题的基础工具。
课程大致分为讲座和模写两部分。讲座包含人体的基本概况及基本知识,人体骨骼和肌肉之间的关系,人体骨骼和肌肉在人体表面的基本形状及其造型特点,关节活动特点、人体韵律等基础知识理论。模写包含对头骨、头部肌肉石膏像、人物头像,人体骨架、人体肌肉石膏像以及人体的写生等训练。
课程设置
模块1: 石膏头像写生,写生头部及颈部骨骼、肌肉解剖知识、造型研究和写生训练。
模块2:石膏人体写生,人体上肢、人体下肢及胸腔骨骼肌肉解剖知识、造型研究和写生训练。
模块3:男人体正、反面模写。
注: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在同等条件下对课程进行微调。
课堂实况
学生作品
课程资讯
人体解剖基础训练课程(秋季班)
授课时间:2024年9月至2025年1月,周一至周五上课,每日09:00-12:00 13:00:00-16:30
授课地点:中央美术学院花家地校区(本部)
请联系负责老师了解课程详情内容以及报名事宜,电话,微信均可。
课程负责老师:治老师
电话微信同号:156 3008 8661
here!
"中华美育行"社会美育行动计划课程
CAFA SCE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CAFA SCE
“中华美育行”社会美育行动计划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积极践行美育服务大众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的核心精神为引领,充分发挥部属院校的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为践行中央美术学院“中华美育行”提供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方案。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中华美育行”社会美育行动计划由中央美术学院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为央美美育精神的传播和推广贡献智慧和力量。
统筹:苑鸣鑫
审校:温粟媛
图文:尉 捷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直达招生简章
发布日期:202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