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访碑游学的最后一站来到汉中。
赵瀚冉同学说:“汉中是我印象比较深的城市,尤其当火车进秦岭时,连绵不绝的山脉,云卷云舒的天空,让人心驰神往,那一刻的景象和感受,会在记忆里停留很久很久。”
# DAY6
汉中市博物馆
博物馆总体不是很大,但可看的东西很多。最重要的就是“石门十三品”。
石门栈道作为交通要道及摩崖先例,汉魏以来聚集了大量摩崖题记。
20世纪70年代,因修建石门水库,国家将水库淹没区内众多摩崖石刻中的十三款书法精品,包括汉刻八品、曹魏和北魏摩崖各一品、南宋刻隶书三品等评定为“一级甲等文物”,并迁移至汉中市博物馆,故称之为“石门十三品”。
这些石刻体现了汉字从篆书到隶书、再到楷书的发展过程,是文字发展的历史真迹,也是研究汉魏书法的重要实物,在中外书法界和金石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其中,《鄐郡开通褒斜道》,简称《大开通》,是东汉最早的摩崖石刻;《石门颂》是汉代颂体的代表作,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丰碑。
中国的大型工具书《辞海》封面的隶书“辞海”二字,就选自于《石门颂》。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石门十三品”原碑,在气象和细节上,原碑的立体视觉效果与拓片和字帖有很大不同;在书写和石刻风格上,汉碑在巴蜀地区与中原地区明显不同。看到原碑,让我理解了石刻艺术和书法之间的相互关系。另外就是当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让我体会到古人建设项目的严谨和科学性,《鄐郡开通褒斜道》完全是对客观事实和数据的记录,令人敬仰。”——黄海岩
“最经典的汉中《石门颂》,原碑上的有些字让我大开眼界。很多字都不在一个平面、一个空间上,经常是一个在上方斜面,一个在下方凹进去的斜面。另外,被风化剥蚀出的斑驳感,和拓片还是有距离的,不太一样。原碑整体看上去比我想象中更加郑重一点,拓片上更多是比较放松的感觉。”——赵瀚冉
# DAY7
石门栈道
石门栈道是石门、褒斜道及其摩崖石刻所在地,也是典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由来。
这里汇集了众多历史文化资源,如千年古蜀道褒斜栈道、最早的人工隧道石门、书法瑰宝石门摩崖石刻等。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如今,虽然无法在原址目睹原石摩崖,但险要的地势、湍急的水流、嶙峋的怪石,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古时“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的磅礴和险绝。
马忱同学的随行写生
“石门栈道的自然景观,包括缭绕的云雾,嶙峋的山石,较高的植被覆盖率,及整体山势的高度等,与后来人造栈道、亭台楼阁的气质非常契合,对我的写生、构图有很大帮助。整体自然环境的这种精气神,能让心胸中的丘壑跃然纸上,成为更大的气象。”——赵瀚冉
离开石门栈道,从汉中返京,本次中华美育行之书法田野考察与访碑游学的行程圆满收官。
后记
Q
对本次访碑游学之旅的整体感受如何?
茹
“七天密集的博物馆之旅,跨越了从殷商到汉唐,把长长的一段历史浓缩成了几百件器物和因时而变的文字。
从石头、兽骨到陶器、青铜,再到简牍和纸张,器物和文字在先民的手中不断变化着,这样的变化来自于旺盛的创造力,而创造力则来自于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更凝结着人类的智慧。
在器物和文字中感受到人类蓬勃的生命活力,这是最让我感动,也是最启发我的地方。”
冉
“站在史论的角度来说,这次行程不仅让我了解到文字的溯源,还了解了几个王朝的发展兴衰,比如说夏朝、殷商、西周、西汉等;
在这次游学中,能找到一些历史的痕迹,我觉得这很重要。
用三个关键词总结,即,突破,溯源,见性情。”
岩
“我的体会是历史考古发现和近年来展陈技术的发展,对历史文化的理解有很大帮助。
见到实物,增进理解,启发灵感,是有益的学习方法。
特别是老师的跟随,随时答疑解惑,帮助非凡。”
红
“受益匪浅,超出预期。
徐涛、张啸东两位老师的随行,带给我一个正确的研修方法;洛阳各位老师的传授讲解,让我对殷商文明建立了一个知识框架。感谢此次访碑之行。“
普
“在我不断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老师的热心解答下,我理解了中国画的演变历程,理解了文字的从繁入简的演变,理解了文字为什么会传承,怎么进行的传承的过程,受益匪浅。”
念
“一、从本专业而言,对碑的类型和风格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更利于后续的书法学习。
二、从跨学科来看,触类旁通到更多课堂知识,比如东方艺术通识课中提到的画在天文、人文,设计基础与思维课中所教的视觉日记观察记录方法等等,这半年在美院学习的所有科目,在游学途中再一次充分融合,丰富了整个行程。”
鑫
“这次游学让我感到非常充实,无论是对书法文化、历史文化,亦或是当地文化都有了更多的认识,这些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在日常生活中去积累与沉淀,让这些认识更加深刻。
在文化学习方面,无论是安阳的甲骨文、洛阳的造像题记,还是汉中的摩崖石刻,都让我对于书法体系有了直观的感受,这是在书本当中体会不到的。
在生活方面,我品尝到了当地的特色美食,感受到了当地文化底蕴,对于城市有了大体的了解,也在这个过程中与团队中的小伙伴互相融合,共同进步。这对我来说是一段非常宝贵的经历。”
忱
“本次旅行收获颇丰,对甲骨文和金文及汉隶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深入。
各博物馆都很精彩,各位老师的耐心、细致的教诲和博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颖
“见到很多与书法经典相关的内容,收获了很多课堂之外的知识,感受到学无止境,还要继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结合,可能会迸发不一样的灵感火花。
另外,很开心我们是个幸运的团,错过了汛期和暴雨,计划内的地点都去了,甚至还有额外的彩蛋,期待下一次游学之旅。”
书法篆刻高级研修班正在招募中
课程资讯
1
授课时间:
2024年9月——2025年7月
教师实际授课不少于380课时,学生创作实践课时不少于640课时。
2
学习地点:
中央美术学院望京校区
3
学习费用:
国内学生 40000 元/期/人(其他费用自理)
4
学习待遇:
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颁发《“中华美育行”社会美育证明书》。
5
报名时间:
即日起至2024年8月23日
6
课程咨询:
请添加负责人微信
"中华美育行"社会美育行动计划课程
CAFA SCE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CAFA SCE
“中华美育行”社会美育行动计划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积极践行美育服务大众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的核心精神为引领,充分发挥部属院校的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为践行中央美术学院“中华美育行”提供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方案。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中华美育行”社会美育行动计划由中央美术学院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为央美美育精神的传播和推广贡献智慧和力量。
统筹:苑鸣鑫
审校:温粟媛
图文:王 颖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直达招生简章
发布日期:2024-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