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中国早期水彩艺术家的出现

——水彩技法实践【周六进阶班(一期)】

课堂笔记摘录

1864年(同治三年)上海天主教创办“土山湾画馆”是我国建立起来的最早的西画传习机构。从19世纪到20世纪80余年间先后培养了如徐詠青、周湘、丁悚、张充仁等早期水彩艺术家。

图片

1914年的土山湾画馆

当时,中国人对于天主教是排斥的。但是,中国有很多穷人和孤儿。教会就收养这些孤儿,教他们一些技能技术,其中包括木工、图画、印刷等,通过这些技能的学习获得生存能力。从某种角度来说,土山湾画馆即是天主教的所设立的教育机构同时也是慈善机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就通过艺术教育把西方的审美观念传递给了中国。所以我们看到这张照片,上面的画几乎全是西方宗教绘画,但是学生却全是中国人。徐悲鸿曾提出,土山湾画馆是“中国西洋画之摇篮”便基于此。


图片

《画水彩风景写生法》

这时候水彩就进来了,他是如何教学的呢?

这是最早的水彩教材,开始出现了《画水彩风景写生法》,那个时候开始出现写生了。写生这个概念也是从西方传过来的,当然中国也有,但那个写生和这个写生是不同的。


当时的训练体系是什么样的?

画馆一位中国修士刘德斋执掌时期,他在画馆教授水彩画,十分重视基本功训练,对学生要求很严。为提高学生水平,他亲自带领学生到龙华、外滩等处去写生。刘德斋十分注意教学经验总结,他的教学步骤是先学素描,然后进入色彩画。“学习素描先要练习画线条半年,开始时在纸上画垂直线、然后画横线,然后画斜线,再画弧线,进一步练习几种不同的线条、一种是先重后轻,一种是先轻后重,一排过来,有一个浓淡层次、第三种是两头重中间轻,第四种是两头轻中间重”。这样训练的方法非常机械,但又是非常技术性的学习。从这类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感受到中西方的训练体系的异同。


土山湾画馆是中国美术教育史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正是由于土山湾画馆的西式教育,为中国艺术西画教育体系的引进开启了先河,而水彩画这门西洋技法也正是从这里影响了一批中国水彩画的先行者,为日后水彩画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图片

上海土山湾博物馆(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

上海土山湾博物馆(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

上海土山湾博物馆(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

上海土山湾博物馆(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

水彩技法实践【周六进阶班(一期)】掠影

图片

“中华美育行“””水彩技法实践【周六进阶班(一期)】于上周六正式开课啦。


由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水性材料绘画教研室主任吴小虎老师主持,对新生做了入学教育,课程介绍与学习要求,并开始第一讲《水彩画的历史与技法研究》。


图片

入学教育

图片

新生自我介绍

图片

吴小虎老师讲课

图片

上课现场

图片

新生校园记录

图片

新生校园记录


课程资讯


水彩技法实践课程【周日进阶班(一期)】

授课时间: 2024年4月14日——2024年6月16日(每周日上课,一天8课时,4课时授课,4课时自习)。

教学地点: 中央美术学院望京校区

报名截止:2024年4月5日

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颁发《“中华美育行”社会美育证明书》

图片
图片

最终证书以实物为准



咨询电话:吴老师 13910913614 (微信同号)

报名邮箱:oscar5x@163.com



图文来源:水性材料绘画工作室


图片



"中华美育行"社会美育行动计划课程

图片

CAFA SCE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CAFA SCE

“中华美育行”社会美育行动计划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积极践行美育服务大众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的核心精神为引领,充分发挥部属院校的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为践行中央美术学院“中华美育行”提供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方案。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中华美育行”社会美育行动计划由中央美术学院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为央美美育精神的传播和推广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片


统筹:苑鸣鑫

审校:温粟媛


发布日期:2024-03-21

联系

招生咨询 +86-10-64771253
业务联系 +86-10-64771281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

版权所有 2010-2020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Copyright © 2010-2020 JXJY.caf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310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