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图片

赫尔拜因作品



什么是坦培拉绘画?

用蛋液做媒介剂的绘画?

油画的前身?


图片
图片

左图:巴尔蒂斯作品;右图:波提切利作品

图片

怀斯作品


这些你熟知的作品都是坦培拉绘画,但是是属于水性坦培拉?坦培拉混合技法还是酪素坦培拉?想要真正读懂这些作品应该动手画一画,深入探究作品中的神秘感是如何产生的。


图片


01

教学宗旨


在文艺复兴前期,坦培拉绘画不仅是人文精神发展的佐证之一也是欧洲视觉语言艺术的重要成果。绘画艺术的学习需要借古通今,也需要中西贯通相互借鉴。14世纪意大利画家切尼诺.切尼尼在《艺术之书》中说“绘画必须具有想象力和灵巧的手,能显现我们从未见过的事物,赋予其自然元素的外观,并用手使之固定,令人相信无中生有。”“无中生有”正是指向形而上的精神诉求和表现,所以无论从视觉效果还是绘画精神的追求上,最终中西同理殊途同归。


通过坦培拉技法研修专项课程让学生比较全面了解认识坦培拉,借鉴并拓展坦培拉这种历久而弥新的绘画技法,同时对坦培拉材料技法的天然性,综合性和材质美感的独特性这三方面具体解读,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坦培拉材料技法的独特艺术魅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局部图


02

课程概述

坦培拉绘画有自身独特的材料属性和严谨制作工序,正是因为这种复杂的繁琐的间接性的特点使它具备独一无二的视觉魅力。同学们需要在老师的指引下一步一步体会从做板,上底,抛光,调配乳液,大湖小湖,刮,洗,罩染,贴金等等一些如化学实验一般的绘制过程,通过这种层层深入的反复描绘,切身感受这些经典作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对绘画艺术的理解和对自身艺术发展的判断。



03

课程设置

我们的教学将以三各阶段来完整学习坦培拉绘画。


一、水性坦培拉绘画研究

水性坦培拉绘画有着像“玉”一般的温润效果,而对玉的喜爱是中国人最独特的审美,画面温润内敛的光泽让我们更易于在审美上与这种绘画方式产生某种暗合,使我们能从东方不同审美的角度去肯定,发现和利用坦培拉绘画的可能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水性坦培拉绘画制作过程图



二 、坦培拉混合技法研究

水与油原本不相容的两种物质在坦培拉混合技法中却得以完美的结合,在保持油性绘画色彩浓郁、光亮、厚重、饱和的同时又由于有了水的渗入,增加了空灵与通透。这种传统的西方绘画方式在当代绘画的语境下被赋予了兼具东、西方审美的特质,更符合当下兼容、复合的表达方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混合技法步骤



三、 酪素坦培拉研究

源于公元一世纪左右的湿壁画、庞贝壁画、文艺复兴早期及盛期湿壁画所使用的酪素媒介在19世纪随着现当代艺术的蓬勃发展,被艺术家们开启了新的研究与探索。酪素因其朴实无华的哑光的、石性的质感以及无比强大的兼容性,重新成为倍受现当代画家青睐的新型绘画材料之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酪素坦培拉制作过程图



04

课程收获

本次课程中,从临摹创作中感受到坦培拉温润如玉的质感、艳丽如初的色彩、稳定内敛的气质,厚如山岳的力量……这些语言特质将带领同学们体会一个古老画种的巨大包容性与开放性。


怀斯说:“……蛋胶粉是很麻烦的,但我喜爱这种画法,喜欢它的慢,喜欢它和画水彩时的那种激动和快速画法正好相反的情调。它具有一种持续的效果……用蛋胶粉作画,迅速而粗率地厚涂是不利的,因为蛋液粘不牢会造成起皮脱落,必须像织布那样逐步画到表层。你可以安静地坐在室内,一面画一面幻想一面思考。”因此感受不同倾向的色层在多层间接画法的作用下,相互叠加、映射,继而呈现一种绸缎般悦目的光彩-----是同学们在“慢慢画”的常态下的美妙体验。


层层罩色”是每天的基调-学生马雪


热爱绘画艺术要阅读经典,而理解经典要深入实践切身体会经典的产出过程。绘画是实践的艺术,领略西方经典绘画就从坦培拉开始吧。




05

课程资讯


项目名称:坦培拉绘画专项课程


授课时间:2024年5月6日——2024年7月5日,共360课时(周一至周五9:00——17:00上课)


教学地点:中央美术学院望京校区


证书:学习期满,颁发《“中华美育行”社会美育证明书


图片


报名详情咨询:许老师  13911826547 (微信同号)


图文来源:综合材料绘画教研室


图片


"中华美育行"社会美育行动计划课程

图片

CAFA SCE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CAFA SCE

“中华美育行”社会美育行动计划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积极践行美育服务大众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的核心精神为引领,充分发挥部属院校的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为践行中央美术学院“中华美育行”提供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方案。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中华美育行”社会美育行动计划由中央美术学院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为央美美育精神的传播和推广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片


主编:苑鸣鑫

审校:温粟媛






发布日期:2024-03-07

联系

招生咨询 +86-10-64771253
业务联系 +86-10-64771281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

版权所有 2010-2020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Copyright © 2010-2020 JXJY.caf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310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