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卫灵公》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针对书家而言,所谓的“器”就是笔、墨、纸、砚。毛笔,文房四宝居为首位,是习字画的专用工具,煌煌书史,历史悠久。2015年11月15日,况尉老师为中央美院“兰亭书法班”、“书法高研班”邀请到著名制笔专家刘广生先生为各位学员作了一次现场演示毛笔制作过程的讲座。
书法创作过程中,如果工具不顺手,很难创作出自己心中所想的作品。除去使用之外,必须要对书写工具足够了解,这样才能选择出更适用自己的工具。刘广生老师是制笔的专家,他对毛笔的热爱由心而生,在制笔的过程中得到人生的充实、自在,这也是他能做好笔的最大力量源泉所在。
刘广生先生为学员详细介绍了毛笔的演变和变迁,并着重讲解了各种毛笔的分类及性能,以性能论,有软毫、硬毫、兼毫三种。羊毫性软,鸡毫最软。软毫性柔,它的长处是,能多摄墨,圆转如意;短处是,不善用时笔画无力,字体臃肿。狼毫、紫毫(即兔毛)为硬毫。硬毫性刚,长处是,锋利劲峭;短处是瘠薄多角。兼毫是半软半硬,刚柔折衷。因其配合的成分不同,有五紫五羊,七紫三羊,三紫七羊等等。书法家多爱用兼毫,又以各人习惯定制某种性能的笔种。
刘广生先生所讲内容风趣幽默,同时又旁征博引,并现场演示其中制作方法,同学们听得不亦乐乎,很多同学反应,用了多年毛笔,到如今却才真正了解其内理,这堂课让大家兴奋不已,恍然大悟!
中央美术学院兰亭书法班、书法高研班的这一堂生动的制笔课,短短三个小时根本无法将所有东西叙说完整,刘先生的讲座对学员们来说更是一种启发。纵观整个书法史的变迁,任何一种新材料、新工具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都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社会发展有关。如果想要临摹地更像古代法帖,就要选择更接近当时人所用的书写材料和工具。只有心手双畅,才能写出满意的作品。
最后借用欧阳修句总结刘先生的制笔艺术:“胶东刘广生,世业守不失。紧心傅长毫,三付颇精密。硬软适人手,百管不差一。”
兰亭书法班、书法高研班/图文
张雨曈/整理
2015年11月19日
发布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