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对进修之道有过这样的阐释:“凡落笔之日,必明窗净几,焚香左右,精笔妙墨,盥手涤砚,如见大宾,必神闲意定,然后为之。岂非所谓不敢以轻心挑之者乎?”
继续教育学院作为中央美术学院非学历教育的执行机构,旨在打造一个以“大美育”为宗旨的具有全球视野的艺术继续教育平台。2016年11月17日至11月25日,为期一周的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视觉文化系列课程正式启动。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黄晓峰,中央美术学院讲师、德国红点奖作品“美的历程”App总撰稿周博,中国电影美术指导、第53届台湾金马奖评审刘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近现代中国美术史与教育史专家曹庆晖,著名理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杭春晓,故宫博物院书画部副研究员王中旭等专家/学者将通过不同的课题方向,带来一场视觉文化教育的顶级盛宴。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视觉文化系列课程•第二讲:
课题名称:《剪辑理想图景:照相蒙太奇的传播及其中国境遇(1920-1960)》
课题标签:图像理论
时间:11月18日(周五)上午9:00-11:30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一层学术报告厅
讲课专家:周博

周博,中央美术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20世纪的艺术与设计、现代艺术史以及视觉文化研究。曾在《读书》、《美术研究》、《世界美术》、《美术观察》、《装饰》等杂志发表过数十篇学术论文以及众多评论文章,出版专著《现代设计伦理思想史》(2014),是设计经典著作《为真实的世界设计》(2013)、《绿色律令:设计与建筑中的生态学和伦理学》(2013)、《运动中的视觉:新包豪斯的基础》(2015)以及牛津版设计史名著《20世纪的设计》(2012)的中文译者,并担任《设计真言:西方现代设计经典文选》(2010)的主编和《20世纪中国平面设计文献集》(2012)的副主编。论文曾入选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2014),也是第十四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2014)的获得者。目前,他正在主持中信出版社“设计经典译丛”的甄选和翻译工作,同时,作为国内首款交互式艺术教育APP“美的历程”的总撰稿人,致力于推动艺术知识在新媒介条件下的普及传播。
现场视频:
现场图片:



部分要点:
在法国诗人洛特雷阿蒙看来,超现实主义就是:“缝纫机与雨伞在手术台上的偶然相遇。”

形而上绘画的代表人物基里科的作品《爱之歌》中,阿波罗雕像、槌球以及一只被钉在墙上的硕大的橡胶手套,被拼贴组合在一起。
这种打破时空、拼贴剪辑的方法给照相蒙太奇以很大的启发。

豪斯曼,《达达的胜利!》,1920。德国柏林达达的照相蒙太奇强调“装配”的概念。

克鲁特西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的时候,苏联应该基本完成集体化(斯大林)》,1932。克鲁特西斯是创造苏联“神话蒙太奇”图像的先驱。

郎静山,《仙山楼阁》,61×46.4厘米,1956年。郎静山的“集锦照相”也是一种照相蒙太奇,他让机器时代的新型媒介技术臣服于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秩序”。

顾文荣、唐皇,《美帝是中国人民手下败将》,上海人美,1958。1950年代末,“照相蒙太奇”在中国的公共宣传图像中突然增多与哈特菲尔德的到访及其大型作品来华展密切相关。
课程音频节选:
【下期预告】
课题名称:《物化的情绪》
课题标签:人•物、景•物、观•物
时间:11月21日(周一)下午14:00-16:30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一层学术报告厅
讲课专家:刘强
专家简介:
刘强,1975年出生于山西大同。中国电影美术指导、第53届台湾金马奖评审。代表作品:《白日焰火》《三峡好人》《山河故人》《归来》2014年凭借《白日焰火》获得金马奖最佳美术设计。

代表作海报:




【后续课程预告】
时间:11月23日,周三上午9:00-11:30
授课专家:曹庆晖
地点:另行公告。
时间:11月24日,周四下午14:00-16:00
授课专家:杭春晓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一层学术报告厅
时间:11月25日,周五上午9:00-11:30
授课专家:王中旭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一层学术报告厅
感谢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对本次系列课程的大力支持。
编辑、撰稿/熊秋霞、张雨曈
摄像、剪辑、录音/周我树、朱然
题图摄影/李炫勋
欲了解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的课程信息及招生简章,可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行查询。
欢迎关注央美培训部,
点击标题下方蓝体字或者屏幕右上方仨个点选择查看公众号后关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