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具象艺术大师班’第二批学员招募正在进行中






 重塑经典- 安东尼·洛佩兹具象艺术大师班特邀

 刘庆和 

作为大师班东方组导师,

并将与学员一同前往马德里,

在马德里美术学院进行交流访问。


经中央美术学院批准,2019年7月7-7月30日,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与马德里美术学院将共同举办首届【重塑经典——安东尼·洛佩兹具象艺术大师研修班】(简称‘具象艺术大师班’)、两所学院亦将共同举办学术文化交流展。并特邀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实验水墨研究所所长刘庆和,与学员共同前往马德里进行交流访问。


中央美术学院导师组构成将分为:

东方艺术导师西方艺术导师

通过导师组所代表的不同文化背景和语境的交织,我们希望构建思考当代具象艺术不同的角度。 刘庆和老师曾在1992前往马德里美术学院交流访学,并很早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处理东西方视角的碰撞与融合,刘庆和老师的艺术实践对于传统语言的当代转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面对现实主义绘画和中国画精神的传承的十字路口,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西方绘画导师名单更新中,敬请期待!




中西文化碰撞的重要意义:

早在公元十二世纪,西班牙在摩尔人统治时期,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下产生了无数的建筑、艺术瑰宝。不同文化的碰撞往往诞生出艺术语言的创新。为促进具象艺术在中国的多元化发展,中央美术学院将组织东方绘画导师与西方绘画导师共同前往。


本文整理自小编对刘庆和老师进行的专访,描写了刘庆和老师曾在马德里美术学院的生活点滴与艺术感悟。






  安东尼·洛佩兹具象艺术大师班特邀导师

刘庆和


刘庆和,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实验水墨研究所所长。在评论家冀少峰的笔下,刘庆和是 ‘ 有着一个温和的外表,但在温和的外表下却难以抑制其旺盛的创作激情,他在诙谐幽默中暗藏着思维的机敏,玩世不恭中又透露着对自我人生规划的精谨与精细,低调含蓄不事张扬的同时,时时又流露出才华的横溢。’ 于是我们脑海中勾勒出一位含蓄内敛,内心丰富而善于思辨的艺术家。纵观刘庆和30多年的艺术生涯,他的确在用一种温柔的方式不断颠覆着中国艺术阅读者的认知。


艺术家刘庆和在工作室




温柔与颠覆


生于1961年的刘庆和,早年经历过文革后期的岁月,从天津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后曾分配到洗衣机厂做钳工,后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连环画专业。本科毕业后在国画系攻读硕士阶段回转到‘传统’,师从李少文先生。经历过文革的阵痛,也经历了中国思想解放改革开放的浪潮,他的艺术创作不断的关注当下,体现着周遭的真实,被评为新时代艺术家的杰出代表。刘庆和有着多元的文化背景、丰富的艺术基因,他的创作不断寻找‘传统笔墨’与‘当代生活’精确的痛点。‘离经叛道’、‘坏画’、‘都市水墨’、‘反观自然’,这些吸引眼球的标签,都似乎标识着画坛在消化他的艺术创作时,必须发明一些不同以往的水墨画评价语汇。


《隔岸》2002,刘庆和


而艺术家的创作并没有被符号定格,借力打力的将‘符号’视为新的挑战对象,他在创作中不断地打破自己所建立的面貌,这种不甘也许源自于艺术家本身的冒险特质和甚至到苛刻的自我批判,刘庆和曾在讲座中提到:‘对于我自己所创造的语言,一旦趋于成熟,本身的魅力就会下降,我期待的是一种意外之路。’ 他不止一次的提及‘直觉’在他的创作中的重要性,无论是对于‘传统水墨’或者是他自己打造的‘都市水墨’,对于‘直觉’的尊重就是对于范式的反叛:


‘在当时,我的直觉就是不想按着原先大家习惯的方式画了,在中国画界这个领域,习惯是很重要的,你如果不养成被认为的良好习惯是不配在这个领域混的。在今天,我们还可以诟病所谓当代水墨或说都市水墨的符号化,而在当时的产生则是在缝隙和压力之下凝聚的力量,之所以能够长久以来坚持自己的想法,正是因为围绕着它产生了批判,才帮助我看清了自己。没有批判的氛围滋生,就不会压制出力量,今天的艺术实践同样是这个道理。’



《来风》刘庆和,2019




以水墨为契机


刘庆和在美术界为人知晓是早年他参加‘新生代画展’的三张作品,《雨雪》、《夏》和《坐转椅的人》,那是1990年研究生毕业后的创作。2007年在中国美术馆的个展‘隔岸’,他用实验水墨的语言书写当代都市的现状和焦虑。而2010年的‘苏州计划’突破了平面,将艺术的实验拓展到空间装置中,在此之后个展‘白话’与‘向阳花’回归到带有自传性的创作中,作品的尺寸也从如雕塑般的巨幅回到可把玩的小画,2018年的个展‘同尘’中,在处理水墨装置和绘画的关系时,对于空间的布置他更加自由。作为中国一线当代艺术家,刘庆和作品的重要意义之一便是在中国当代艺术的进程中,面对西方艺术的进入,对于水墨的开创性的发展。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曾评论他的水墨:‘这种语言切入当代的可能性,首先需要一种作为当代人关切现实的立场,也需要感受现实的方式与角度。’ 刘庆和的艺术创作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以水墨为契机的感觉,思维,认识中国式现实的方式。 正如评论家鲁虹所说,‘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刘庆和的艺术为西方提供了一个认知体会中国艺术精神的可能。’


《团长》2008,刘庆和




有节制的爱


‘传统不是一个可以打扮的小姑娘’,在中国画面临现实主义绘画和保有传统文化精髓的交叉路口,刘庆和的作品呈现的姿态并不是‘宣言’,而是一种内化的流露。在他的画中不会直接的看到传统,似乎是不忍心将传统作为一种符号,而是用一种‘节制的爱’出现在画面里。


他认为的传统是‘通过现实看到的’传统。刘庆和近些年来的艺术渐渐开始“回望”,将目光返归自身。在作品面貌上,自然与朴素代替了视觉张力和刺激,艺术家不再从当代、传统与否的二元对立观中思考,而更为看重作品与内心的对照。



《塔》2018,刘庆和




大师班特邀导师「刘庆和」专访



 在马德里的经历,就像照镜子

 ‘看西方就是看自己’ 


文字 | 刘庆和



初到西班牙


70、80年代的中央美院,有人出国回来总要举办讲座的,幻灯片投放在墙上模模糊糊,但即使这样也都挤满了一睹异域风情的人们,大家眼睛瞪着,生怕漏掉什么。后来陆续地,90年代在校尉胡同的美院阶梯教室里,大家拥挤着听归国报告的场面逐渐少了,1980年代以来学校里成立的与学术相关的协会等也都渐渐没了精神。似乎每个人所考虑的问题更多地是关于个人生存环境和个性化的思考,创作面貌也从此前的鸿篇巨制转为对自我感受的关注和表达。

 

1992年的时候,有一个去西班牙马德里美术学院交流的机会,当时的我毕业留校不久,凑齐了4000美金生活费,告别了妻儿就稀里糊涂地赶奔西班牙了。虽然知道到了国外将困难重重,但当时这样的机会还是太诱人了,至于去西班牙到底能干什么,根本就没想清楚。在当时看来巨大的戴高乐机场让我懵了,等辗转到了西班牙,走在大街上我发觉自己就如同被空投下来一样,街上各色人等完全不是国内人的精神状态,有时目光对视到对面走来双手插兜的华人,想上前打个招呼,又不知该说什么,彼此双方的脸都不自在地错过。我盘算着自己在西班牙能干点什么呢?每到周末,一个人在公园闲溜达,看着那些周末的家庭舞会,好像每个西班牙姑娘都能跳弗朗明戈舞似的,我在想,我总得有个规划吧——



大师与误读



在马德里的半年时间里我一直住在阿托查火车站附近,移步就是普拉多博物馆、索菲亚当代艺术中心和提森美术馆。一段时间里,凭着一张在西班牙文化部办理的通行卡,差不多每天我都流连于这几个地方,看到不少西方大师的原作。安东尼奥·洛佩斯那幅两个年轻人在马路上亲热的作品,画的正是我住的名叫“三塔玛利亚得拉卡为撒”的地方,据说,“卡为撒”是西语“脑袋”的意思。恰巧,美院的邢啸声先生来到马德里,带着我去见了这位大师,他是我在国内就知闻的西班牙大画家。在一家中餐馆里,50开外的洛佩斯先生精神很好的样子,言谈中知道他对中国还很不了解,但是对中国画很感兴趣,我也是介绍了下中国的水墨画和中央美院的教学等。近距离地看洛佩斯的作品,才知道写实油画还是可以这么写意地画的,从那些情绪化的笔触中你能感受到西班牙人对于艺术的态度,而这一点恰恰是国内绘画最缺少的。


阿托查 板面油画 94 x 104.1cm,Boston Museum of Fine Arts,1964


阿托查 细节


安东尼奥·洛佩兹的作品最早是在国内看画册了解到的,和后来看原作的感觉还是很不一样。对于西方艺术,我们有很多自己的解读,很有可能解读过分了,而我们早已习惯于用这些解读作为艺术创作的基本道理。中国当代艺术受西方影响很大,对于写实绘画的认知一直是一惯性的思维,即来自与前苏联的影响。89年当代艺术大展扑面而来,西方艺术才涌入到国内。写实绘画似乎一定要和极致相关,刻画、逼真是写实绘画的基本要素。像戈雅这样的大师我自己曾经的理解多是片面,不仅如此,其实更多经典作品多是经过层层过滤后,才来到我们眼前的。而今,真正走近这些经典,会发现我们与这些经典作品离得这么近,却还是有着模糊的距离。  


1808年5月3日的枪杀局部,弗朗西斯科·德·戈雅,布面油画 266 x 345cm,普拉多美术馆,1814



慵懒与奋斗


1992年9月在马德里美术学院交流期间,也和西班牙的同学们一起画人体写生。教室里有一对夫妻模特,在学生面前不停地作着动作换着姿势。如果是换做我们的人体课,那一定是:‘大爷,您别动啊。’然后拿着粉笔围着身体着地的地方画好标记,生怕有半点动作变化。我们的写生课堂里,刻画是课堂写生的最高境界。虽然我一出手西班牙同行们赞叹不已,但我心里想的明白,我们从来是把造型准确视为追求的,而不是把它仅仅作为一种手段。在一次公开讨论的课堂上,老师同学之间的互动让我很是惊讶。同学们首先要表达出自己的创作欲念,要说服老师,然后才是具体的构图和表现技法等,这让我头一次感到了在造型训练,艺术表达方面我们和西方教育思路截然不同的地方。

 

西班牙,碧海蓝天,阳光刺眼,空气通透得没有一点神秘感,找不到中国的亭台楼阁缥缈在重山跌宕之中的仙境。我觉得不少人拿着中国画的毛笔、宣纸等材料去西方写生简直就是糟蹋中国画。我的中国心将安放在什么地方呢,我能干什么呢?我每天所看到的是在西班牙人没有人生追求的生活是怎么过的,一小杯浓缩咖啡在咖啡馆里吹牛一下午,足球、斗牛、啤酒、橄榄、火腿等等,这种生活环境滋生出来的艺术,和我们拯救人类肩负使命的艺术家心态完全不是同一个语境。这种反差在我的胸中搅拌了半年时间,渐渐地从惊奇到适应再到喜欢——我该回国了,我的肠胃啊,是要来回切换吧。西餐后没来得及打个嗝就又中餐了,这种消化不良的状态大概有一年间,我甚至觉得我是浪费了时间。


刘庆和在工作室


时至今日也没心情整理在西班牙的半年时间里到底收获了什么,除了异域风光以外,表面上看去,健谈的西班牙人时间多多的,相互之间打着招呼没事可干。我想,真正吸引我的大概就是人们活着的姿态,可这种心态又不是我们能够学到了。看着美丽的沙滩,天际辽阔的海平线,到底装不下梅兰竹菊、皴擦点染的欲望和冲动。“美丽滴西班牙女郎啊,人人都热爱着她——”男人们好像不用奋斗照样能拥有她们,无需奋斗的日子对于热衷于奋斗的我们来说是多么的无聊。记得半年后我回到北京,走进美院见到同事上前打招呼时说,我回来了,同事竟然疑惑地看着我说你去哪了?是的,国内的奋斗早已开始,大家都很忙,顾不得关注别人了。我站在二环的过街天桥上面,脚下车流汇成大潮,看着壮观的黄色面的如泄洪一般在桥下双向推动着,我傻了,哪儿冒出了这么多的车啊,这些车都去哪啊,都有自己的目的和方向吧?’


1992年,北京二环来往的出租车



重新理解传统


回望那个时候马德里的经历,就是感觉虽然身在西方,其实更多的还是在看自己。经历过多变的社会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后,突然落脚到一个阳光明媚无所事事的地方,人会生病的。我也不知道当时我是在吸纳了什么,还是抵御了什么。90年代,除了中国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与西方世界的经济环境对比之下的落差以外,我感到的最大不同就是关于人的思考,在那里,个人的重要是我最为惊讶的地方,而在艺术创作方面对我的影响,更是关于个性化思考和真诚地面对自己的情感这类话题。相形之下,这种在国内不值一提的小情怀,竟然在我30岁的时候开始建立了,这大概是我在西班牙时期看上去四处游荡实则内心里最大的收获。

 

今天,好像绘画的界限和人为设置的小圈子越来越重要了,我们还忙于纠结和争论文化差异上,有没有想过与自身相关的该怀疑和该坚持的到底是哪些。有比较才有判断,慢慢重新理解传统,客观地看待不同于我们的文化对于我们今天的艺术创造的意义,这才是值得关注的。  

             

刘庆和 2019


刘庆和在工作室

 





刘庆和作品欣赏


《星期六》1992,刘庆和



《王先生》1994,刘庆和



《流星雨》1999,刘庆和



《水·火》2001,刘庆和



《成长》2005,刘庆和



《有鱼》2006,刘庆和



《圣帕》2007,刘庆和



《班长》2008,刘庆和



《绿岛》2013,刘庆和



《寒气》2014,刘庆和



《醉在北京》2014,刘庆和



《深深的》2015,刘庆和



《灼日》2017,刘庆和



《红墙》2018,刘庆和



《初》2018,刘庆和



《please!》2018, 刘庆和



《去日》刘庆和,2019





大师班特邀导师

「刘庆和」


刘庆和



1961出生于中国天津,1981毕业于天津工艺美术学校,1987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1989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1992前往马德里美术学院访学。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实验水墨研究所所长。



个展  (2007年后)

2019年“意会-刘庆和、陈淑霞联展” 广州三域-汇艺术空间

“浸-漫刘庆和、陈淑霞联展”台湾索卡当代艺术中心

2018年  合美术馆举办“刘庆和:同尘”个展,策展人:鲁虹 (武汉) 

2017年 “一年之际”——刘庆和作品展 (798艺术区东京画廊 北京) 

2015年 “限行——刘庆和作品展”(美仑美术馆,长沙)。 

“白话——刘庆和在香港”(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 

“轻拂——写生刘庆和”个展(年代美术馆,温州)。 

2014年“白话——刘庆和说”个展(北京画院美术馆)。 

2013年“向阳花——刘庆和”个展(798艺术区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盛时——刘庆和作品展”(成都 K空间)。  

2010年“浮现——刘庆和苏州计划”个展(苏州本色美术馆)。  

2009年“混沌的边缘—刘庆和作品展”(何香凝美术馆,深圳)。 

2008年“宝贝儿——刘庆和作品展”(红门画廊)。 

2007年“隔岸——刘庆和作品展” (中国美术馆)。 

“刘庆和作品展”(今日美术馆)。 

 


参展  (2013年后)

2019年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 深圳

2018年  作品《新发地》《朝阳群众》参加在德国格平根美术馆举办的“ink:中国当代水墨展”。 

2017年  失调的和谐——新生代相关案例展  中间美术馆    北京 

第二届深圳当代艺术双年展     深圳 

寻脉造山——宝龙美术馆开馆展   上海 

并非水墨——十人作品展       麓山美术馆   成都 

机杼——当代艺术展     (金鸡湖美术馆) 苏州   

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展“墨韵克拉科夫” (波兰 克拉科夫芒加博物馆) 

2016年 “世间——中国当代艺术展   悉尼中国文化中心  澳大利亚 

2015年 “水墨SHUIMO—世纪变革和艺术新路”展(北京民生美术馆)。 

“传统重绎——中国当代艺术展”    (克里夫兰州立大学,美国) 

2014年 “关切的向度——当代水墨人物画六人展”(中国美术馆)。 

“西云东雨——中国当代艺术研究展(合美术馆,武汉)。 

“洗砚——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美国巡回展”(美国)。 

“中国当代艺术展”(查森美术馆,美国)。   

2013年    “再水墨——2000—2012中国当代水墨作品展”(今日美术馆)。 

“维度——中国当代水墨批评家提名展”(中国美术馆)。 

“幻象——当代水墨邀请展”(798艺术区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原道——中国当代艺术的新概念展”(香港艺术馆)。 

“景观再造——中国当代艺术展”(匈牙利德布勒森美术馆)。 

“时代肖像——当代艺术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新境——中国当代艺术展”(马德里孔德杜克宫,西班牙)。



曾获得第八届AAC艺术中国年度水墨艺术家大奖。 

上海证券报年度金艺术家奖。 

《艺术财经》年度水墨艺术家奖。






*以下为‘具象艺术大师班 ’课程信息*


经中央美术学院批准,由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与马德里美术学院将共同举办首届‘重塑经典 - 洛佩兹具象艺术大师班’,现面向社会招生。




大师班报名信息

NO.1



‘重塑经典 — 安东尼·洛佩兹具象艺术大师班’第一批学员招募结束,录取名单已公布在中央美术学院官网。



 第二批学员招募正在进行中 

滚动报名:即日起至6月15日截止

快捷报名方式:加微信获取报名信息

授课时间:7月8 - 7月30日

授课地点:西班牙马德里美术学院


完成全部课程,学员将授予中央美术学院、马德里美术学院研修证明共两份


 点击下方链接查看简章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重塑经典-安东尼·洛佩兹具象艺术大师班’

2019年招生简章



大师班导师阵容

NO.2


国际知名具象艺术大师:安东尼奥 · 洛佩兹


马德里美术学院院长:埃琳娜 · 布兰科 · 冈萨雷斯


马德里美术学院第一副院长:托马斯 · 巴纽埃洛斯 · 拉蒙


马德里美术学院

文物修复系主任、油画材料课程教授:贝德罗 · 德隆 · 曼里格


马德里美术学院版画系、素描教研室主任:

卡门 · 贝蕾斯 · 冈萨雷斯


中外导师阵容持续更新中

敬请期待




大师班课程设置

NO.3


提森-博内米萨博物馆

提森-博内米萨博物馆

马德里当代艺术馆

古根海姆美术馆

戈雅故乡萨拉戈萨写生

巴塞罗那现代与古典建筑写生

... ...


获取更多日程安排信息请添加微信



展览信息

NO.4



7月22-7月30日,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德里美术学院将联合举办马德里美术学院邀请展,展览将展出本次大师班部分导师作品、学员优秀作品。

展览地点:马德里美术学院展厅

开幕时间:7月22日 18:00

展览学术顾问:

安东尼奥 · 洛佩兹、埃琳娜 · 布兰科 · 冈萨雷斯(马德里美术学院院长)、托马斯 · 巴纽埃洛斯 · 拉蒙(马德里美术学院第一副院长)及中央美术学院导师组



马德里美术学院展厅


马德里美术学院邀请展往期推送链接



大师班费用

NO.5


中央美术学院、马德里美术学院课程学费及西班牙生活费共计:52800元

包含:

  • 中央美术学院、马德里美术学院课程学费

  • 安东尼 · 洛佩兹特邀授课费

  • 课程所需油画材料费

  • 课程语言翻译费

  • 展览布展

  • 展览后续画册、媒体推介艺术家费

  • 课程期间酒店费用

  • 课程期间餐饮费用

  • 课程期间交通、地接及司机小费

  • 保险(含交通、医疗、事故等最佳配置险种)

  • 签证费

  • 参观美术馆及建筑参观门票费用

  • 课程期间学术交流活动所涉及人员、场地相关费用

不包含:


  • 到达马德里前的国内部分、国际部分机票




西班牙马德里美术学院原圣费尔南多皇家美术学院)成立于1752年。弗朗西斯哥·戈雅曾担任第三任校长。19世纪80年代大学改革后归于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下设美术学院,学院内部分为七个部门,绘画一部(版画和绘画)、绘画二部(图像设计)、艺术教育、雕塑、油画和修复、艺术史(当代)、社会学。马德里美术学院可颁发纯艺术、设计和文化修复本科及研究生文凭。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立体主义大师——毕加索都曾就读于马德里美术学院。今天,该院的著名教授兼荣誉校友——安东尼·洛佩兹早已成为蜚声国际的具象艺术大师,并对中国众多当代艺术家产生过影响。


马德里美术学油画材料工作室

马德里美术学院油画教室内

马德里美术学院油画教室外

马德里美术学院铜版画机器

马德里美术学院雕塑教室

马德里美术学院泥塑教室

人体解剖教研室




微信咨询&报名通道:

微信版不提供报名表及缴费方式下载,请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官方网站招生页面,获取本研修班详细信息及下载资料



发布日期:

联系

招生咨询 +86-10-64771253
业务联系 +86-10-64771281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

版权所有 2010-2020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Copyright © 2010-2020 JXJY.caf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310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