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2019年5月25日上午9时,品牌推广与营销 — 中央美术学院品牌战略设计 系列课程在CAFA青年空间拉开了序幕。




May 25th, 9:30 am

 -- <课程介绍 / 品牌战略设计思维>

—— 孙海英(D.Branding工作室负责人)

开课伊始由工作室负责人孙海英老师对该课程的定位,宗旨,内容进行了介绍。品牌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定义繁多,孙老师从多角度阐述了品牌的定义。  并指出,品牌是一个生命体,也会经历孕育、成长、衰败和消亡的过程。而作为品牌的建设者,树立品牌建设全链思维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在产品,消费者,渠道,媒体的多变场景关系中把握品牌的核心价值、战略方向,是当下品牌建设者应当掌握的思维能力。

针对品牌设计,孙老师认为目前的品牌产品有数字化、场景化、多时空触点的特点,过去视觉为主的Identiy系统已无法完善品牌形象的建立,产品和品牌无法剥离,因此从触点出发,建立系统性设计思维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针对当下的营销环境,更是提出了品牌和消费者的共建关系,消费者产生的内容也是品牌建设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元素。

最后,孙老师对D.Branding 工作室的内容框架及过往的学术案例和商业案例进行了分享。

D.Branding 课题研究




May 25th, at 10 am

--Brand Design in Korea (SNS Social Network Service Society)

——  朴奎元( Korea. 汉阳大学校设计学院教授 / BDAK理事长)

来自韩国的朴奎元教授有着丰富的一线经验, 除了教学,多年来以项目设计、品牌咨询的方式服务过三星、LG、CJ等韩国支柱型企业的诸多产品,他认为均质化导致产品之间的差异不明是目前品牌界最大的问题,如何赋予区隔化的价值是品牌建设的核心。对于区隔化的品牌价值,朴教授用一个利用废弃汽车敞篷布制作手提袋的品牌举例,篷布上的划痕、褪色、磨损等印记保留在商品上,使这些手提袋超出了原有的物理功能,带着前世的故事,同时每一款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品牌独有的文化内核,也是非常好的可区隔化的价值。

针对设计师从业问题,朴教授看好中国独立设计师品牌的前景,丰富的传统文化、工艺、技术都是无限的宝库,成为品牌文化的原动力,随着消费升级,人们也会更加关注定制产品、去寻找价值观与自身契合的品牌,这些都会给青年设计师朋友带来别样的发展机会。




May 25th at 2 pm

--新媒体环境下的内容营销

—— 黄瑞华 (Orange 总裁)


新媒体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在如此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碎片而多变,作为广告人,我们需要让消费者在短时间内抓住有效信息,因此内容为主的营销就显得格外重要。那么如何操作内容营销?黄瑞华分享了两个方法,分别是:“从0-1”和“从1-♾”。“诗普琳” 珠宝品牌就是很典型的一个“从0-1”的案例,从“现代女性是相信爱情的,但不相信男人”出发,提出了“第51次婚礼”概念。选择围绕七夕在各大院线投放H5,同时在朋友圈进行一个病毒性传播。H5利用标题,导入我们“第51次婚礼”的片子,在H5的最后发起问题:你是第几次结婚?同时,我们针对这个线上主题活动只设计了一个奖项,这个奖项只有一个礼品,这个奖品就是一个摄影师,一个摄像师,帮助获奖情侣完成他们的“罗马假日”,在保证客户成本的同时想加大宣传手段。

那么如何做到“从1-♾”呢?借势是一种,在服务Rehome 的时候,我们抓住了“家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 这一核心,借助电视剧“欢乐颂”来推广Rehome 。我们同时用这种思路服务了蚂蚁金服、脉脉、江南春等等。




May 25th at 5 pm

--不做创意人,只做创造者

—— 李三水(W 创始人)

W成立仅4年,团队成员33人,尽管年轻,已是亚太市场中业界公认的顶尖独立营销机构。开课伊始,三水简单介绍了W的发展历程,分享了“不做创意人,只做创造者”的价值观。随后和学员一起分析了近期优秀的作品,从《New Balance》到《TimberLand》、《小肥羊》, 他提出品牌策划人不要总想着能为这个品牌做些什么,而是需要思考这个品牌能带给消费者什么。而对于媒介和沟通来讲,也就是广告的新玩法,W正在构建一个超媒体矩阵,将自媒体、音乐、电影、游戏、公共空间全部纳入这个矩阵,拓展了品牌传播的时间和空间,改变了与受众沟通的方法。课程一直持续到晚8时,三水老师与学员进行了活跃的互动。





May 26th, 9 am

 --互联网品牌创意解决之道

—— 陈声雄  (TOPic创始人 首席创意)

阿雄说品牌是一种感觉,是你对品牌的第一印象,有些时候可以描述,有些时候难以名状。

品牌设计师需要管理市场,控制消费者对品牌的感觉。而TOPic的思考模式就是“A+B”,“A”是指品牌当前的样子,“B”即是品牌想要变成的样子。那么该如何从“A”到“B”呢?当服务海尔的时候,我们用了“回文诗”的文案,海尔想要主打“智能家居是有情感的”这一主题,家电并不是我们常规所理解的家电的含义,不把它当做单纯的功能产品,把它当成有情感的产品。除此之外,还有滴滴快车的案例,客户希望更多人放弃自驾,打快车去商场,我们分析痛点就是周末我们开车去停车场找不到停车位。

有人说创意需要推陈出新,但是阿雄觉得创意不需要一人走到黑。

服务快手APP的时候,当面对低下的美誉度我们如何树立品牌形象,我们从城市节奏很快这个点切入,因为城市里的每个人都太快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们将快手APP上的每个IDEA都关注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跨年那一周用风暴的方式让用户看到快手的投放,让他们懂得:原来,生活可以这样多姿多彩。





May 26th, 10:30 am

 --品牌形象设计的未来趋势

——  王雪皎  ( CAFA设计学院博士 / 北京科技大学教师)

以新能源、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和思考方式,也带来了品牌形象设计的巨大改变。在本次课程中,将品牌形象设计放置于经济、文化与社会的语境之中,将品牌形象的研究与认知心理学、美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紧密的勾连,提出了未来品牌形象设计的6个趋势:1、极简化:回到信息传达的本质;2、活性结构:品牌形象设计方法的改变;3、互动体验:品牌形象设计的粘性;4、IP形象:品牌虚拟形象的情感连接;5、跨界合作:品牌形象设计边界的消失;6、亚文化:从边缘品牌到主流品牌。最后,与学员一同探讨了流行和时尚的辩证关系,在传统“时尚滴流”理论的基础上,教师提出了未来社会“时尚逆流”理论的个人观点。




May 26th, 2 pm

--微信社交电商”品销合一“之路

—— 廖荣(白石互动 CEO)

白石互动与“有赞”合作5年来,成为有赞北方地区最大的服务商,熟悉运用各类社交网络运营的方法,尤其擅长从商业模式变革的角度设计移动端运营方案。

廖荣对于市场的现状和为什么做品销合一的原因做了总结,市场的流量昂贵和造假、产品的生命周期短。客户购买产品的习惯不再是物质层面而是精神层的体现。市场营销渠道也不再是单一而是更加的多元化,加上人们本土意识的觉醒。要做符合市场当下需求的产品,廖荣指出品牌和销售是同步不可分割的,好的品牌对销售有很高的转化率。

如何做品销合一?廖荣给了四个方向的总结。第一点是经营理论。第二点是品牌定位问题。第三点是产品的特色。并用红袋鼠幼儿英语和黑芝麻丸举例。第四点详细分析了运营方法。获取Acquistition、促活Activation、留存Retention、转化Revenue、传播Refer方式来运营,也叫做AARRR模型。举例九匠牛风干牛肉、幸福西饼、鲜丰水果阐述。详细说明通过销售和拼团饭、分销等运营方法最后建设闭环的私域流量。




May 26th, 4:30 pm

--茶歇之后

是3分钟互动环节,同学们用提前准备好的PPT资料简单介绍自己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带着各自工作以及品牌上的疑惑,与老师、专家们面对面交流,对于学员们的疑惑和问题,参与互动的老师们一一给出了具体而针对性的建议。


柏大龙(北京朝阳凯文学校)

赵丽佳(天津七九八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刘晓玲(成都国际文化艺术中心)

刘维渺(北京诺舟旅行服务有限公司)

刘岩(蓝标数字)

李春梅(蓝标数字)

刘远宁(华扬联众)


更多近期课程

2019年中央美术学院—品牌设计与战略 精课程班 第二期(7月8-13日)


发布日期:

联系

招生咨询 +86-10-64771253
业务联系 +86-10-64771281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

版权所有 2010-2020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Copyright © 2010-2020 JXJY.caf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310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