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其诗《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中有一个关于绘画理论的名言——“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但从刚刚揭晓的“央美·鲁信全国少年儿童绘画作品大赛”终评结果来看,东坡先生显然错了,儿童画画从来不追求“形似”!
部分获奖作品(向左滑动图片查看)
我们的判断是很认真的,判断的依据就是源于中央美术学院的“大案牍术”!
“大案牍术”之一
“大案牍术”之一,本次大赛“靖安司”高手辈出。中央美术学院作为本次大赛的主办方之一,是教育部所属唯一的视觉艺术类“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大赛的终评评委以学院各学科代表教授、博士生导师为主,并邀请全国知名儿童美术教育专家共同护航此次评审工作。
除了专业素养不容置疑以外,很多评委都为中国儿童美术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
杨景芝教授与殷双喜教授在十几年前就参与过中学美术教材的编写工作;
乔晓光教授,多次参与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艺术教育试验县》等工作,15年参与助力“蒲公英“计划;
陈淑霞教授,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教育系主任、国培中心主任。“国培计划”全称“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培训过近千名中学美术骨干教师和教研员;
王川教授曾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工作6年,有十多年的儿童插画创作经历……评委们与儿童绘画的渊源与热爱,由此可见一斑。
复评/终评评委
杨景芝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少年儿童造型艺术学会名誉会长,
曾仼中国美协少儿艺委会秘书长、国家教育部艺术术教育委员会委员等职。
殷双喜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研究》主编
乔晓光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原主任、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
金日龙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师工作部部长、人事处处长
陈淑霞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艺术教育与管理学院美术教育系主任
王华祥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副院长,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国际学院版画联盟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副主任
姜东
鲁信集团董事、工会主席
王川
中央美术学院摄影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发展规划处处长、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
章燕紫
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艺讯网主编
唐晖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副院长,壁画系主任,壁画系教授,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胡西丹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理事会理事、
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校长
“大案牍术”之二
为了保证少年儿童的每一点闪耀的灵感都不被埋没,本次大赛组委会从初审到终评共邀请了近30位评委。从年龄结构上,含括了从30后到90后的老中青几代教师;从专业上也几乎含括了中央美术学院各个院系的所有学科,以此保证评审视角的多样性。
初审评委
冯海涛、黄可一、苑鸣鑫、吴雪、王广福、张珊珊、欧阳萩、潘利国、刘斌
初审现场
初评评委
门家春、冯杰、冯海涛、刘川、任蕊、陈强、吴鹏、徐华翎、郭丽、黄可一、黄欢、王晖、康蕾、王子骄
初评现场
复评/终评评委(按照年龄排序)
杨景芝、殷双喜、乔晓光、金日龙、陈淑霞、王华祥、姜东、王川、章燕紫、唐晖、胡西丹
复评/终评评委及评审现场(向左滑动图片查看)
“大案牍术”之三
山东省鲁信公益基金会的无偿捐赠,为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第三方评审机制提供了可靠的经济保障,保证了赛事不参杂任何商业行为。
鲁信集团董事、工会主席 姜东先生
“大案牍术”之四
新型航母 / 52×37cm / 季宥霖
中央美术学院的百年学养保证了每位评委都是以赤子心去品评小选手的作品。在为一位小选手的作品《新型航母》写评语时,博士生导师,金日龙教授突然发现在这艘航空母舰的最底层居然有犯人在被审判处罚。
新型航母(作品局部)/ 季宥霖
男孩们天生都是军事迷,这是一种雄心壮志。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掩饰,没有虚情假意,犯了错就是要被处罚的。虽然有点儿暴力,但也未尝不是一种正义!
部分儿童参赛作品中的“战争”元素(向左滑动图片查看)
常年关注蒲公英计划的乔晓光教授特别强调,儿童绘画是一种天然的需要,可以弥补社会在伦理教育中的缺失(例如善恶、美丑观的建立)。很多艺术教育的问题是在中央美术学院开始探讨,再由这个专业的群体将知识扩展到普通人,进而扩展到社区,最终回到美育人的基点。高校深度的技术研究和好的社会美术教育的伦理导向,对建立起一个健康的,有伦理底线,完整的美育观大有裨益。
乔晓光,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原主任、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
有了这些“大案牍术”的支撑,本次赛事组委会郑重承诺:美育不是“儿戏”、 美育不可儿戏!
对于票数相同的作品,评委们通过举手表决确认最终的胜出者
在这里,分享评委们的主要观点:
孩子天生是爱画画的
孩子的绘画不是技术培训,不应该进行功利化的考级评定
儿童画画不是为了当艺术家
儿童绘画难点在于不教之教,重要的是为儿童营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儿童绘画重在引导,不应用我们的思维去干扰他/她们思考
成年人想象的孩子不是真实的孩子……
* 评委观点来源于录音整理,如有讹误,评委具有最终解释权
更多精彩观点请参阅即将出版的《中央美术学院2019年度全国少年儿童美术调研报告》
评审过程中,来自央美和艺术界的评委大咖们,亲自为部分获奖小朋友撰写评语。
儿童绘画,不仅不是“儿戏”,还是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思想来源。卢梭、马蒂斯、毕加索、米罗这些当代艺术的大师无不受到儿童绘画或者原始艺术的影响。
卢梭、马蒂斯、毕加索、米罗这些当代艺术的大师无不受到儿童绘画或者原始艺术的影响。
那么,苏学士笔下的“儿童”是指谁呢?
通过我们的赛事“大案牍术”总结,
答案是——
众多望子成龙的家长们!
家长自己觉得形似是唯一标准
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天赋异禀
家长替孩子去跑奖项,谋功利
家长认为画画是考学的工具……
家长们如何避免成为苏东坡笔下的“儿童”呢?
欢迎您在8月29日携家人一起,
来中央美术学院校史馆西厅,
欣赏一场认真的“儿戏”。
一、二、三等奖
优秀奖及入选
鲁信公益奖
单项奖
机构奖项
“央美·鲁信全国少年儿童绘画作品大赛”组委会 撰文
发布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