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
“中华美育行”是《中央美术学院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做贡献行动计划》的重大行动之一,旨在通过一系列社会美育教学项目,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推进社会美育实践教学,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传播央美美育理念,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华美育行”提供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方案。
为了全面落实《中央美术学院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做贡献行动计划》,打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全民终身学习环境,推出“中华美育行”系列社会美育项目,为人民提供高质量的美育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学宗旨:
摄影艺术历经百余年的探索,在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集个人情感表达、观念传播、技术运用、社会记录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手段。在大力倡导全民美育建设的今天,凭借自身强大的再现现实与信息传播能力,摄影有着比其他艺术媒介更加广泛的认知维度和社会应用前景,对社会生活和大众文化趋势发挥着巨大的影响。
“摄影游学采风系列课程”,在课程设计中充分尊重艺术创作“外师造化”的重要性。课程教学以传统胶片相机为主(建议中画幅及以上规格)囊括数码相机摄影实操创作为目标,通过组织学生前往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乌兰布统草原开展为期3天的实践采风创作,教导学生掌握胶片(或数码)相机(主要以大画幅相机)拍摄原理等具体内容,构建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摄影创作教学链条。
课程结合优秀师资队伍推出的系列课程,旨在通过一系列的目标课程,引导学生通过传统工艺与材料为切入点,从专业角度深入学习,并不断拓展其在该领域的知识体系建构能力与实践力。
课程概述:
一直以来,黑白银盐摄影因其微妙的黑白层次感、极致的艺术性以及最为纯粹的情感记录方式而深受艺术家的青睐,“大画幅相机艺术实践课程”主要涵盖区域曝光理论与实践;黑白胶片特性、大画幅相机拍摄实操等内容,力求为参与者在感受自然之景同时充分体验黑白银盐的艺术魅力,并可通过阶段性课程的学习,熟练掌握黑白银盐摄影创作的操作技巧。
课程优势及特点
1、摄影视觉与创意教研室是中央美术学院最具系统性的社会美育项目之一,立足于中央美术学院强大的师资力量、丰富的教学经验为依托,在社会中具有良好口碑。
2、课程设置精准紧凑,直击学员学生艺术摄影的痛点,通过一系列的目标课程,引导学生从专业角度深入学习,并不断拓展其在该领域的知识体系建构能力与实践力。
3、写生课程一直以来都是中央美术学院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写生的路途上寻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真理;
一、项目名称: 游学采风系列课程(暑假班)
二、授课时间:2024年7月3天,共36学时 。
三、教学地点: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乌兰布统乡小红山子村乌兰布统风行四季酒店
四、课程设置与行程安排如下:
7月7日北京见面会
自行出发7月11日下午在酒店集合:欢迎晚宴
7月12日清晨+黄昏:将军泡子
白天:大画幅相机原理教学
夜晚:影评会
7月13日清晨+黄昏:蛤蟆坝
白天:大画幅相机风光拍摄实践教学
夜晚:影评会(数字后期)
7月14日清晨+黄昏:红山军马场
白天:大画幅相机实践总结
夜晚:作品展示与总结
7月15日课程结束
*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
五、报考条件:
1、无心理疾病、身体健康,政治思想好,品行端正,遵纪守法。
2、热爱摄影,基础不限,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六、招生人数:8-20人
七、学习费用:
国内学生 1980 元/期/人
需学员提前准备:传统胶片(或数码)相机(小、中、大画幅相机均可)、胶片耗材、三脚架、测光表、快门线、冠布、放大镜、底片袋、底片、电脑需自备;
(食宿、景区门票、越野车、保险及向导均由相关旅行社代理,具体费用详见附件,需学员自理)
八、待遇: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颁发《“中华美育行”社会美育证明书》。
九、报名:
1、报名审核费:国内学生260元/人
网上缴费,缴费成功后请截图保留缴费凭证。
2、报名方式:网络报名
3、报名截止时间:2024年6月28日
4、报名要求:
●电子邮件报名时需提交下列材料:(请按要求将电子文件标注清楚后发到指定邮箱)
①填写完整的报名表电子版并附个人电子版证件照
(报名表可以下载bmb.doc)
②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要求:jpeg格式,文件大小不小于1M。
③不同内容摄影作品8张(附题目、简介),题材风格不限。要求:作品jpeg格式,文件大小不小于5M,要能准确还原作品色彩、细节。
十、录取 :
1、根据提交报名材料择优录取。
2、开课后一周内,学员可以自动退学,扣除退学前的课时费以及学费总额的20%违约金;开课一周后,学员要求退学及受勒令退学者,学费不退。
3、项目负责人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调整。
4、报名审核费一概不退。
5、本项目解释权归鲁信艺文(山东)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所有。
负责人电话:孙老师 15011500508
负责人邮箱:372485059@qq.com
负责人微信:fatcat-mc(微信优先)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中华美育行” 系列社会美育